【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破GPS壟斷 「北斗」2020年導航全球

發佈時間: 2018/04/18

古有「北斗七星」,今有「北斗衞星」。中國經20年打造的「北斗」全球導航系統成功在即,將於2020年前後覆蓋全球,打破GPS系統壟斷,擺脫美國限制。當局並計劃以「北斗」為核心,打造智能的新時空體系。

今年中國計劃密集發射18顆北斗三號衞星,於年底率先為「一帶一路」沿綫國家提供基本服務,於2020年前後建成北斗全球系統。繼美國、俄羅斯、歐盟之後,中國成為第四個擁有全球導航衞星系統的國家,中國21個省市率先享受到北斗提供的厘米級高精度實時定位服務。

與其他導航系統相比,北斗是唯一由三種軌道衞星構成的系統,可進行更複雜而精準的定位。北斗還是唯一可進行短報文通訊的導航系統,地面接收站可以同衞星「發短訊」,不僅能告知用戶所處位置、時間,還能將用戶定位信息透過短訊發送出去,在國防、救援等領域有很大應用價值。

可發「短訊」 助力救援

另外,北斗三號亦首次實現了衞星在軌自主完好性監測,對民航、自動駕駛等領域用戶來說,安全更有保障。

經過近20年努力,中國掌握了導航衞星的核心技術,包括被稱為導航衞星「心臟」的星載原子鐘,其對導航系統的定位、測速及授時精度有決定性作用,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除軍用外,北斗系統也被廣泛應用於農業、漁業、電力、公安、交通運輸、減災救援、天氣預報等領域。以精準農業等為代表的行業高精度應用,與受益於智能汽車發展的車載導航,是增長最快的兩大領域。全球首個支持北斗的加速輔助定位系統FindNow於2016年底上綫,最吸引功能是3秒進行初始定位,僅為一般定位時間的1/10。目前其民用用戶已突破1億,日服務達2億次,服務覆蓋200餘個國家和地區。

北斗中國建成全球最大的車聯網平台,480萬輛裝有北斗系統的運輸車輛上路以來,重大事故率和人員傷亡率均下降50%,出行時間減少1/3。北斗衞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表示,2035年前,將以北斗系統為核心,打造覆蓋海陸空、高精度、安全可靠、互聯智能的新時空體系。

最安全通訊 首顆量子衞星「墨子號」

多國投入研發的量子通信,是目前唯一已知的不可竊聽、不可破譯的「最安全」通訊方式。中國在這一領域,走在世界前列。

全球首顆量子衞星「墨子號」,於2016年8月發射升空,並在一年內完成了原本兩年完成的三大科學目標,包括首次實現千公里量級的量子糾纏分發,首次實現從衞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鑰分發,以及從地面到衞星的量子隱形傳態。

去年9月正式開通的「京滬幹綫」,是全球首個量子保密通訊網絡,全長2,000多公里,在北京接入點實現與「墨子號」的連接。同月,中國科學家通過「墨子號」與奧地利科學家進行了世界首次洲際量子保密通話。

全球互聯網 低軌道通信衞星星座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日前分別提出「低軌道通信衞星星座計劃」--「鴻雁星座」和「虹雲工程」,計劃分別建設300顆及156顆衞星,組成全球移動寬帶衞星互聯網。首顆技術驗證星都預定於今年發射。

建成後,它將實現全球100%覆蓋,為固定、移動、車載、船載、機載等各類終端設備,提供全球互聯網服務。屆時,即使身處沒有訊號的大洋深處,也能夠發送資訊、語音和圖片。遇到緊急情況,還能透過手機等終端設備自動發送位置資訊和求救訊號。

美國此前也提出低軌星座計劃︰航天業巨頭馬斯克宣稱要發射約1.2萬顆低軌道衞星,組成「星鏈(StarLink)星座通信網」。

編輯︰陳文華

美術︰招潤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