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之下無新事

發佈時間: 2018/04/18

太陽之下無新事

這一兩天,從港滙、港息、北水撤來看,貿戰形勢似急轉直下,但事實上,其來有漸,太陽之下無新事,有新,是因無看歷史。

上周銀行結餘有1,800億,今周已剩1,600億,按上周減200億速度,8周之後結餘便到零,屆時港息會加多少?

會到零?不是無機會,因為1,800億大都是熱錢,一有風浪實走,歷史見過啦!如今你話香港有無暗湧,唔好話無,啲錢會怎走?

歷史上是先在外圍走,港滙便跌,上周金管局還只是在紐約接貨,這兩天就要在香港接貨,何故?又睇歷史啦!外資大戶在外圍沽你港元,目的是製造恐慌,讓港人自危,使到港大戶都去沽港元,所以金管局就要在香港接沽盤。再沽多幾日,連師奶都沽港元時就大件事,怎辦?

港官受自由之毒不干預

呢個世界有樣嘢叫干預,干預是有形之手,是不符自由市場無形之手的運作。唉!自由市場?當市場的自由是被扭曲,你政府該干預嗎?這些年來,不少港官就是受「自由」之毒,不干預。不干預樓價,就升成咁,不干預租金,租就貴成咁,又看看歷史。

⑴在60年代,在英殖民地時代,因為國內有大批難民湧入,建樓速度不足,於是便有租管。如果無?一屋點止72家房客,720家都有可能。嗱!租管是港英政府用過的,今時你政府建屋速度不夠嘛,為甚麼不可以行租管?一行,樓價實難升,讓市民薪金可以追上樓價,又或政府夠樓時,才放鬆租管,可以嗎?

你會講,咁樓就不可以再投資囉?係,習主席話︰樓是用來住的,不是要來炒的。

⑵在1996年,仍是港英管轄期,當時已有亞洲金融風暴,泰國、印尼已受外資衝擊,香港也有鱷在動,有日金管局叫金毛獅老頂去飲咖啡,可能話佢知,嗱,不要再借港元畀鱷,不然我日日查你牌,於是當日10:00飲咖啡,11:00全港銀行同業拆息抽上見8厘,一眾淡鱷要夾着尾巴走。

這個打鱷小記,是發生在與270鱷在1998年拗手瓜前。這個干預是暗預,做咗唔使講,有幾多人知這「小事」?

所以,今時要保港滙,先要查找,是正常資金流走,還是有鱷在興風作浪?如有,金管局是很易知的,查查沽盤盤源便知,如真有鱷,便掀出暗通鱷的行,可請飲咖啡,可請飲茶,只要告知︰Stop,你唔Stop,我就Stop你這個牌那個牌,因為你不Stop,就到我被Stop。

如果不及時Stop,有甚麼後果?一個月之後,當銀行同業存款很低時,港息是不止升至與美息齊平,而是要高美息1至2厘,即港息要到3、4厘,才可以吸引之前沽港元買美元者,回吐美元,去轉回港元。

如港息遲早要加,是否早些加穩下民心,會好些?港美息差逾1厘,歷史上告知,一定不可能長持久。

只可惜,不少樓房推銷者就一直謂港息加得幾多吖,美國加息6次,我哋都無乜加吖,仲有咁多銀行結餘。他們這樣講,站在其利益立場是無錯,有錯是買樓者輕信人言啫。

踏入2018年,是環球央行全綫收水年,以前QE放水,息必低,今時De QE,收水,息怎能不升?息升,必定使一眾投資品降價,這是歷史。

至於特朗普今次打中興,漢之匈奴也用過此招啦!

漢武帝征伐匈奴,打到匈奴四散,有個勇將叫霍去病,以每軍士騎3匹馬,一匹自騎,一匹帶兵器糧水,一匹空鞍,日走百里馬不疲,到交鋒衝陣之時,換上之前空鞍之馬,馬力十足,連匈奴這股善騎的民族,也要叫之為飛軍,匈奴計其路程,以為可以瞓一覺始戰,誰料未瞓醒,霍去病已殺到,又輸。匈奴怎辦?

預計到霍去病人、馬均要飲水,便早早殺羊,讓之腐爛有菌,再埋入水源上游,在上游放毒,結果霍去病受此「生化武器」之害,死了。

今時特朗普也是一樣,在中興的零件供應源頭禁售,在下游又由英國禁中興售產品,上下游夾攻,就是想你中興死。

霍去病死了,並不代表漢武帝不再伐匈奴,而匈奴可以偷生,因為匈奴自己有內亂;同樣特朗普之所以想中興死,是因為要拖慢你中國2025,拖慢看來今時贏不過你的5G。

中國又該怎做?投一國之力,搞好芯片業上之短板,遲幾年才上5G,反正美國未必能跟上,2025推至2030便是。

在今時電子世界裏,芯片就是征匈奴的馬,一定量要夠、質要好,才可以跑出。

筆者今年3月3日曾在ADS證券的研討會上提出「窗外霧迷濛」,但歷史告知,中美貿戰必打,港息必升,在這迷濛下應採的策略是清貨,因為太陽之下無新事,如有驚奇、驚嚇,是因看少了歷史。

量化投資利用程式交易

清了貨,就找時間去提升自己功力。

曾是全球收入最高的對沖基金經理詹姆斯•西蒙斯(James Simons)已退休多年,但他從1989到2006年的平均年收益率高達38.5%,15年來資產從未減少過,淨回報超過股神巴菲特,即使2007年次債危機爆發,該基金回報也高達85%。與巴菲特的價值投資不同,西蒙斯用的是量化投資,依靠數據和電腦管理自己的基金,用數據捕捉市場機會,由電腦作出交易決策,可以說是量化投資的始祖。從前資訊不發達,只有西蒙斯這類數學家才能做到,而在資訊發達的人工智能大時代,已是普通投資者均可掌握的技術,更廣為各大投資機構所採用。

《經濟日報》經濟商學院邀請到年獲利達70%的量化投資基金經理廖文禮先生於5月9日開課,主講「期貨及外滙的量化分析策略及程式交易」實戰課程。廖先生所管理的股票期貨投資組合2017全年累計獲利43%,外滙期貨投資組合更累計獲利達72%,跑贏多項指標。廖先生擅長量化技資及電腦系統交易,尤其應用在衍生產品及指數交易上,有其獨到的獲利法門。

只要對期貨及外滙市場有認識,以及有相關投資經驗,就算不懂電腦語言,8小時即能掌握如何運用不同程式進行量化分析的竅門,制定屬於自己的投資組合及進行程式交易。5月2日前報名即享82折優惠價報讀,立即致電2880 2845查詢,或瀏覽http://www.etbc.com.hk/e671b.html

撰文: 石鏡泉 經濟日報副社長兼研究部主管、電台財經節目主持人
欄名: 政•經•頑石不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