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招牌美學

發佈時間: 2018/04/20

街道招牌美學

我最近帶一班瑞士建築碩士生遊覽旺角及油麻地的街道和建築。其中有位學生問我︰「為甚麼香港街道上有那麼多商店霓虹招牌?」當時我只能簡述這是香港的特殊城市景觀。導賞完結後,我再思考這提問。無論在西洋菜街、通菜街的行人專用區,抑或沿着德輔道、軒尼詩道、英皇道……都可以欣賞到大大小小、層層疊疊的霓虹光管招牌,立體地介入街頭的空間,構成香港最獨特的城市景象之一。究竟店舖招牌的源起為何?

我們其實可從北宋張擇端繪畫《清明上河圖》這幅舉世聞名的風俗長卷中窺見端倪。逾千年前的汴京早已是繁華興盛的商業城市,畫中充滿各類型的店舖,有客棧、藥店、酒莊等,而這些店舖門前都掛着形形色色的豎立招牌和招幌,令人目不暇給。

竟店舖招牌的源起為何?

隨着時代進步,新物料相繼出現,令招牌的設計與款式更多樣,從最早的布幔、木材、金屬,至20世紀的霓虹光管、塑膠燈箱,以至近年環保節能的LED燈,都反映了物料的更替,令招牌的形態和觀感產生巨大的變化。

一個城市的特色,往往來自她的一套街頭美學,香港霓虹招牌的形態、顏色、字體,各有文化底蘊,營造出不統一的都市空間。而香港作為中西文化交滙之處,不少商戶會將店名繙譯成英文,但礙於英文字橫排,需要以打橫的招牌作配合,造成市面上豎立和橫向的招牌並存。

不過,充斥街頭的招牌時常被詬病為都市計時炸彈。由於招牌的金屬支架長期暴露於室外的環境,所以當店舖關門後,招牌會缺乏保養,長此下去會加快其損耗。所以屋宇署便於2013年引入招牌監管制度的檢核計劃,以監管現存的違例招牌。檢核計劃包括經由訂明建築專業人士或訂明註冊承建商進行安全檢查、鞏固及核證。

姑勿論都市招牌應否取締或進行檢核,今天琳琅滿目的招牌,都配合了市場和時代不斷的更新和變化,形成一套自我完善的消費生活理念和街頭美學,為城市大街小巷帶來既豐富又多元的生活氣息,同時衍生矛盾和複雜的社區面貌。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陳晧忠 建築是生命的舞台,在表達和塑造人的價值觀和孕育理想。
欄名: 筆講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