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梵高變品牌 博物館生財之道

發佈時間: 2018/04/20

去年,全人手繪製的油畫電影《情謎梵高》席捲全球,全力協助製作的梵高博物館(下稱梵博)亦擺脫畫家的潦倒際遇,創下226萬人次訪客新高,冠絕荷蘭。全球博物館面臨資助縮減,梵博專業服務及業務經理Alice van der Slikke憑銀行業經驗,全面發展藝術館「錢」途,包括授權香港工業家開設主題餐廳。

「現時,我們有20%資金來自政府資助,基本上都用來向政府交租,其餘全要自給自足。」荷蘭政府1995年起將博物館從公營轉為私營,2012年縮減文化機構資助,不少博物館因此倒閉。

明信片好賣 3D印產品滿足粉絲

交租後阮囊羞澀,籌款成為新機。花錢講求物超所值,Alice坦言籌款常遭質疑:「明年今日你們還在嗎?」主力國際籌款活動經年,她笑言至今難題不減,「贊助商現在說︰你們賺得不少,不需要贊助了吧!」

梵高生前只賣出一幅作品,與弟弟先後去世,弟婦靠賣畫為生,不少梵高作品成了「遊子」,遍布世界。Alice看準收藏「遊子」嚴格要求的商機,為世界各地擁有梵高作品的藝術館、院校、私人機構、收藏家,提供專業評估和諮詢,控制氣候、光綫、保安和設施,往日免費的專業服務竟成今天生財之道。梵博從梵高作品延伸開去,亦會涉獵受梵高啟發的作品,考驗策展人的功夫,現正展出的《梵高與日本》早在開幕之際已風靡藝圈。

「在你剛看見真迹,被梵高打動之際,總想買些東西留念,因此手信店是離開博物館的必經之路。」她得意道。從家居用品到珠寶服飾,銷量冠軍非明信片莫屬,她更能從中洞察顧客對梵高作品的喜好轉變,「以前大家比較喜歡太陽花系列,近年則是《杏花盛開》大熱。」

授權設主題餐廳 作品製菜式

近年梵博引入3D立體打印技術,為客人訂製梵高作品,「所有作品都須經過掃描,讓策展人檢查顏色差異,連畫框我們都跟足原裝,在英國訂造。」複製品售2.5萬歐元(約24.3萬港元),滿足了梵高迷。

踏入數碼世代,社交媒體是吸引年輕人的主戰綫。梵博於facebook和Instagram各有逾207萬人讚好和67.5萬個追蹤者。梵博以「Vincent on Friday」吸引當地年輕人入場,「負責團隊全是千禧代。」酒吧裏,年輕人可喝到梵高特別版喜力啤酒,也可逛逛展覽。去年進駐尖沙咀1881的Van Gogh SENSES餐廳更獲梵博獨家授權,菜式根據梵高作品設計,也出售梵博紀念品。今天的梵高已不只是畫家,而是品牌。

內地展訪客少 「邂逅梵高」不歡而散

梵高博物館曾越洋於北京、上海舉辦「邂逅梵高」體驗展,但合作遇上錯誤拍檔,不歡而散。

Alice van der Slikke對展覽選址失望,「入場費高於附近人均收入,展覽沒網站,也沒訪客」,距預期甚遠。她指,勇於嘗試正體現了館方的創新精神,縱是失敗卻非一無所獲,至少她更認識中國博物館的營運和策展需求,「中國每天都有博物館開幕,但他們只着重開幕展覽,之後無以為繼。他們沒自家館藏,策展營運無從入手。」

梵博遂推出課程,參加者會先到法國羅浮宮取經,再到梵博參考設施和運作模式,教人認識氣候、資產負債表的重要,怎吸引觀眾、員工工作機制、建築建議等。曾有訪客投訴觀眾太多,妨礙他們欣賞畫作。「我們已經知道博物館能容納多少訪客,也會就此建議其他博物館。」

編輯:梁偉澄

美術:熊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