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何綺華博士
霍何綺華博士

全民篩檢答問

發佈時間: 2018/04/24

全民篩檢答問

上期提到香港應以全民篩檢防治乳癌,有效減低乳癌晚期個案及死亡率。但有讀者問,為甚麼只有乳癌需要全民篩檢?難道其他癌症就不需要全民篩檢嗎?

問題的答案有四。第一,乳癌是全港最多女性患上的癌症,死亡率也是女性癌症的第三位,每16個女性有一個患上乳癌,每99個女性有一個因乳癌而死。更令人不安的是,乳癌肆虐非一朝一夕,其發病率更從1994年起一直有增無減,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有醫生就曾跟我分享,讀書的時候,多是頭髮斑白的女士患上乳癌;到他成為實習醫生,已經看到不少50多歲的患者,近年更見不少40多歲甚至30出頭的女士患上乳癌。

第二,2007年的世衞癌症防控指引指出,全民篩檢的效果因癌症而異,也不一定能減低某種癌症的死亡率。指引列明,只有乳癌、子宮頸癌和大腸癌篩檢經證實可減低死亡率。現時香港已經實施了子宮頸普查計劃,針對大腸癌也推出了大腸癌普查先導計劃,唯獨最多女士患上的乳癌乏人問津,只有私營機構和非政府組織提供隨機性的乳癌檢查服務,不是很不合理嗎?

第三,根據香港乳癌資料庫,受訪乳癌患者中有83%是自己無意中發現乳癌的,而非通過造影檢查發現,因此往往發現時已惡化至治療較複雜、存活率顯著較低的乳癌二期或以上,更可見現時防治乳癌策略上的不足。

第四,不少亞太區國家早已推行全民乳癌篩檢,例如新加坡、台灣,以及乳癌年齡標準化病發率比香港低的南韓和日本。同是以華人為主的社群,台灣推行全民每兩年一次的乳房X光造影檢查,可減少第二期或以上期數的乳癌個案,死亡率可減低達四成。這個經驗絕對值得香港借鑑。

(本欄逢周二刊登)

撰文: 霍何綺華 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
欄名: 乳過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