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與愛的味道 徐四金《香水》打開嗅覺世界

發佈時間: 2018/04/27

寂寞與愛的味道 徐四金《香水》打開嗅覺世界

各種感官中,最易被人忽略的是嗅覺。德國作家徐四金(Patrick Suskind)以文字打開一個繁花似錦的嗅覺大世界,提醒讀者嗅覺為人類貢獻許多想像空間。

徐四金於1985年發表的首部長篇小說《香水》風靡全球,總銷量突破1,500萬冊。故事背景為18世紀的巴黎,正值歐洲啟蒙時期。作者以說書人的角度和抽離的語氣,講述一個了無痕迹的歷史故事。故事主角葛奴乙是不折不扣的天才,但他的才能和野心僅局限於歷史上沒被記載的領域--一個短暫的氣味王國。整部作品不乏反諷對照,包括葛奴乙在一個奇臭無比的魚市場裏出生,天生擁有靈敏嗅覺的他,身上偏偏毫無氣味,且甫出世便食量驚人,以致成長過程中被人遺棄及排擠。讀者慢慢意識到葛奴乙沒有氣味猶如沒有身份,也得不到別人的愛,但他對於愛有強烈的需求,即使他還只是個嬰孩,作者已非常凸顯這一點。

用味道展示和留住愛

葛奴乙漸漸長大,嗅覺發展愈來愈好,不但能分辨尋常氣味,更能嗅出異常奇特的味道,如石頭、樹枝等氣味。作者告訴我們處理獸皮、腐肉和大量化學劑的皮革店,才是法國中最奇臭難當的地方。由於化學品大多有很強的毒性,故工人們一般性命不長,但八歲從孤兒院被賣到皮革店打工的主角卻能挺過去。作者不單以文字描述巴黎的「香」,也不忘提及被忽略了的「臭」。

《香水》的副題是「一個殺人犯的故事」。某天巴黎舉行煙火晚會時,葛奴乙在街上嗅到一種非常濃郁的奇香,遂追隨味道而來到一條小巷的後院,發現味道源自一位正在剝黃香李果皮的紅髮少女。他無法控制自己,希望將味道收藏並慢慢享受,遂將少女殺死,這是主角犯下的首宗殺人案。這段殺人情節詭異而寂寞,揭露主角只能以香味表達展示和留住愛的方式。

葛奴乙由於從小缺乏愛,故希望發明一種人人喜愛的氣味和保存香氣的方法,於是向城中一位名製香師拜師。主角為製造這種奇特的香水而繼續連環殺人。他最終研發成功,但同時被抓進牢獄。行刑前他塗了一滴香水於頸項,使所有在場的人均不能自拔地擁戴和愛慕他,令他能安然無恙地離開刑場。結尾時,作者起用了相當恐怖而充滿寓意的一幕--主角回到生命起點的巴黎,把整瓶香水倒在身上,及後人們情不自禁地把他分食,希望將他的一部分留在體內。

這反諷的結局暗示18世紀歐洲的啟蒙時期,既不能使人得到更多的愛,只能借助科學方法以留住喜愛的感覺--即製造稍縱即逝的香氣。作者提到這班人最後為愛而把主角分食的行為,原是受到香氣的播弄。《香水》帶出原來人有許多潛藏的原始慾望,一旦被激發便不可收拾。同時暗示感官經常欺騙我們,比如購買一瓶香水等於購買香水品牌所賦予的一個幻夢,這些高貴或純潔的感覺,也可以由這個卑微的感官(嗅覺)引起,繼而引發我們思考如何尋找人的本性。葛奴乙這類反英雄角色,訴說人心底的寂寞,他尋找自我的舉動,是歐洲小說慣常出現的主題。

(港台第一台《遇見文學》,逢周日晚上8時30分至9時,細讀優秀文學作品。)

(本欄逢周五刊登)

編輯:林燕玲

美術:鄧建威

撰文: 李秋婷、黃念欣 港台第一台《遇見文學》逢周日晚上8時30分至9時,細讀優秀文學作品。
欄名: 遇見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