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模仿思考學解難 AI拜狗為師

發佈時間: 2018/04/27

狗不只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未來也可能是人工智能(AI)最好的導師。美國有AI研究團隊讓機械人模仿狗的行為,稱有助AI學習用狗仔的思維思考,去完成不同任務。

現時AI技術發展迅速,不少科學家都用各種方法來訓練AI學習,希望能夠提高其實用性。華盛頓大學及艾倫人工智能研究所學者,早前開始培訓AI系統學習用狗的思維思考去完成不同任務。他們認為,了解狗狗的行為,可以為控制AI機械人、訓練AI系統提供靈感。若只是「由零開始」訓練AI,將較為浪費時間。

懂分辨「誰是人」 極佳學習對象

研究人員首先選出一隻名為Kelp的愛斯基摩犬,並在牠的身上裝上GoPro攝影機及6組感應器,再帶牠到公園散步玩耍,紀錄整個過程,總共收集了380條影片及各種運動數據,包括日常走路、奔跑、跳躍等。接着研究員利用深度學習技術,分析Kelp的習慣以及反應。例如狗狗可以識別障礙物、人類、食物等,從而調節自己可以行走的路綫;當狗狗見到有人拋球,就會做出獨有的反應,例如追逐並咬起它。將狗狗的肢體運動數據與GoPro的視覺數據進行匹配,AI神經網絡學習了這些數據之後,可精準地完成指定任務。

研究團隊指,動物行為是訓練AI很好的數據來源,例如牠們知道誰是人,並知道成人與幼兒的分別,也了解要避開汽車及如何爬樓梯,這些都是一個機械人必需擁有的「知識」。雖然研究仍在初步階段,但這種「拜狗為師」方法,未來可運用在製作更好、更有效率的機械狗。

機械小海豹 改善認知障礙者情緒

要治療認知障礙症長者,不一定只靠用藥。沙田醫院2012年從日本引入全港首隻機械小海豹小白,安排有情緒問題、獨居或入住院舍等缺社交和自理能力的認知障礙症長者與其相處,及為「牠」裝扮、梳洗和餵食。

小白重2.7公斤,「牠」身上的皮毛具抗菌功能,全身有12個感應器,鼻孔有感官鏡頭可辨認經常接觸的人,臉部可做單眼等表情反應,和發出嗚嗚叫聲,也會如一般寵物興奮時搖擺尾巴,害怕時顫抖。

沙田醫院一級職業治療師潘慧芳指,病人透過跟小白溝通互動,改善情緒問題、加強認知和自理能力。例如有病人接觸小白後,能夠忘卻從前傷痛,重拾笑容;也有病人在照顧小白的過程,讓自己重新學會按時起居飲食的重要。

小白在沙田醫院每年平均服務約1,500人次,全部患者的情緒行為症狀都得到改善。

資料整理:吳浩南

編輯:梁偉澄

美術:陳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