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化身保育大使 推廣地質知識

發佈時間: 2018/04/30

香港有世界級的地質公園,對修讀地理的中學生而言是一片寶地。由新創建集團及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舉辦的青年地質保育大使培訓計劃,鼓勵學生身體力行,深入認識香港地貌,並在校內積極影響同儕,推動保育意識。去年參與計劃的多間中學精英同學更走出香港,遠赴貴州考察地貌。

就讀庇理羅士女子中學的保育大使張天穎、陳天悅和林海彤,早前去到貴州參觀關嶺國家地質公園和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最深刻見到大量過百米長的古海洋生物魚龍的化石群。她們笑謂學習地理需要想像力,尤其遇到化石一刻。「例如某一條魚龍化石身體中間突出了一團,地質專家要我們想想那可能是甚麼……可能是魚龍的胎兒?或是它在海底撞到了甚麼意外?那過程又引伸到當地遇上那些地質、天氣的變化,才會令如此大量的魚龍化石成形?」此行讓她們大開眼界。

她們都是選修地理的學生,小妮子接受訪問時提到,不少同學對地理科有誤解,認為術語多多的地理以背誦為主。為了打破此刻板印象,她們之前把自己考察後的體會融入校園,轉化成有趣的活動,包括在校內炮製地質聚餐、推廣百家石約章等,吸引同學關注。構思項目之一是以食物入手,她們設計了3個主菜的地質聚餐,以粟米湯、黑胡椒和鹽,模擬河流運送兩類懸浮物,又用薯條和菠蘿包充當六角柱岩及花崗岩,創意十足。

用薯條煙肉教地理

為鼓勵同學保育香港地貌,她們又搜集100粒石子,並調製蔬菜汁作印章料,請100位同學在石上打印,製成百家石約章,活動都很有心思。

庇理羅士女子中學地理科何倩儀老師欣賞計劃完整,有撰寫主題論文、考察,體驗多元化。「學生也曾以村民身份,參加辯論賽,表達對填海的關注。」她強調學習地理需要用五感,但傳統上因中學課時限制,地理科只會一年出外考察一至兩次,坊間也鮮有大型針對學界的地貌計劃,故她感到計劃非常實用。

青年地質保育大使培訓計劃

報名日期︰即日至5月25日

對象︰於2018-19學年升讀中四或中五,對地理、通識或旅遊科目感興趣的學生

內容︰入圍組別可在一年內參與由地質專家教授的20多小時保育理論課、考察具地質及生態價值的路綫,表現優異的組別,更會獲贊助參與跨境交流團

詳情︰http://geo.nws.com.hk

撰文︰胡麗珊

編輯︰周藹文

美術︰梁政敏

您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