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中美貿易談判前景艱巨

發佈時間: 2018/05/03

中美貿易戰如箭在弦,華府星期四派出高規格的貿易代表團到北京與中方展開談判,尋求為貿易爭議降溫,中方近期致力改善中印及中日關係,推動半島無核化,希望消除周邊外交緊張因素,全力應對中美貿易摩擦。

美國總統特朗普由啟動301調查,公布對中國總值5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25%關稅,並威脅會再對1,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稅,到現時派出多名美國經貿核心要員到中國談判,外界相信他希望可以盡快結束這場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摩擦。美國財長姆欽對中美談判前景表示審慎樂觀。不過,美國代表團以鷹派官員為主,被視為是核心人物的貿易代表萊特希澤,一手主導今次對中國的301調查。他在列根政府出任副貿易代表期間,曾經迫使日本接受鋼鐵及汽車出口的限制,立場強硬,預料今次談判將會曲折艱難。

浸會大學傳理學院高級講師張少威認為,今次中美談判是試探性質,最多在原則上達成共識,關鍵是中國會否再派官員到美國商討,如果雙方代表團持續來往,有機會在金融開放上有協議。

華府早前向中方科技企業「開刀」,禁止中興通訊採購美國企業零件七年,又對華為是否違反美方禁令,向伊朗出口設備展開調查。分析認為,美方劍指中興及華為,主要是打擊「中國製造2025」的強國規劃,遏制中國在人工智能、5G流動通訊及機械人等高新技術領域,挑戰西方的支配地位。

習近平日前在湖北考察期間,提出在核心及關鍵技術及國之重器,必須立足於自己,在科技攻關要摒棄幻想,顯示北京高層已作出最壞打算,不惜與美國打貿易戰,亦要堅持強國戰略,爭取在2050年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本欄逢周四刊登)

撰文: 商業電台新聞部 商業電台《國際風雲》,逢周三新聞專輯內播出,深入分析國際及兩岸大事來龍去脈。
欄名: 國際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