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rey Ng
Audrey Ng

治媽媽手 針灸比跌打好

發佈時間: 2018/05/07

治媽媽手 針灸比跌打好

「唔係嘛?隻手咁快就搞成咁?」兩年前好友誕下麟兒,無知的我還拿她那雙戴上護腕的手開玩笑,沒想到兩年後自己亦步她後塵患上「媽媽手」。

「媽媽手」學名為狹窄性腱鞘炎,常見於新手媽咪身上而得名,成因是照顧孩子導致手腕過勞,徵狀包括手腕疼痛,尤其手腕轉動的時候,大拇指亦難以屈曲。雖然說不上大病,但對於經常要抱B、餵奶和換片的媽媽來說就非常不便。

「對唔住呀,我當年仲笑你……」當我得悉自己患上媽媽手,立即向好友認錯兼求救,對方大量不計前嫌,還將治療經驗傾囊相授。

起初我考慮看跌打,但被她阻止了。原來她當年曾看過七、八次跌打,可惜效果不彰。按她形容,就是被醫師按手時有所紓緩,可是一回家炎症又跑出來;加上跌打一般需敷藥治療,手被包得像豬蹄,弄得一手草藥味事小,她的手腕還因長期敷藥敏感,紅腫了一大塊,最後手腕沒治好,還得多看一門皮膚科。向來愛美的她當時情緒差到不得了,還因此停了餵母乳。

後來她改以針灸治癒,原理是透過針灸穴位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消炎,一個半月後(一星期針灸兩至三次)大致康服。如是者,我也找了她的醫師針灸,情況果然大有好轉;期間還雙管齊下,參照網上教學,以運動貼布紓緩痛症,兩個月左右媽媽手便好得八八九九。

當然,最重要是改善導致腕痛的姿勢,舉例抱BB時應以前臂受力而非手腕;盡量別過度彎曲懸空手腕,例如不要單手拿起滿滿的水壺倒水,要用另一隻手輔助;另外睡覺前用熱水浸泡患處,也有幫助。

(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Audrey Ng 80後P牌媽咪,由懷孕280天起分享陀B湊仔歷程
欄名: B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