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兩摯友離世 啟發青年領袖裸辭創業

發佈時間: 2018/05/11

年輕人選擇裸辭創業,原因不外乎希望更自由,或者想賺取第一桶金。於2016年獲選為亞太區十大優秀青年領袖的唐鎮南(Anthony)3年前築起創業夢,今年初終於擁有自己的公司。驅使他跳出舒適圈創業的無形之手,並非因為錢,而是兩位先後因癌病離世的摯友,讓他學會有夢想便要把握時間去完成。

80後的Anthony,在短短3年經歷了兩位好友因癌病離世,他坦言,死亡原來可以這樣近。「約3年前,一位好友患上末期腸癌,他是一位很有夢想和及時行樂的人。當時他已儲了一筆錢,準備到日本遊學,可惜發病後已不能實現夢想。」

Anthony憶述當時好友對他說︰「有夢想就應把握時間去做,不要像他一樣,想做卻已做不到。」

這一席話如當頭棒喝,令Anthony反思生命無常,並反問自己「人生的意義是甚麼?」Anthony笑言這個問題雖然老套,但卻是最需要認真思索的問題,「我很想創造一些屬於自己的事情,於是萌起創業念頭。」

創立室內設計公司

大學畢業後,他做了6年地產銷售員,已儲了一筆足夠付買樓首期的資金,要衝破舒適圈又是另一度關卡。幸得第二位相識逾十載的摯友鼓勵,但不幸地這位好友亦於今年初被癌魔帶走。接連痛失兩位好兄弟,Anthony遂化悲傷為動力,今年初他裸辭,並創立其室內設計公司。

「怯,你就輸成世。」電影《激戰》裏其中一句對白,正好說明他的心態,「其實籌備創業的時間很短,反而掙扎的過程才是最長,過程中會不斷反問自己是否要開始?有否勇氣去開始?」

Anthony表示,他的經營之道其實在於一個勇字,「若這件事是自己很喜歡,即使蝕光了,大不了再打工,我會再接再厲,從每次失敗中檢討,直至成功為止。」

當義工探癌友 學會溝通

自好友患病後,Anthony便開始做義工探訪癌友,希望多了解癌症的資訊,並學習如何與患者溝通,「慢慢發現這個社會需要幫助的人還有很多。」比起賺錢,他更渴望將助人精神帶到公司。

他指,做老闆比打工仔更困身,因公司有如「親生仔」,且創業需有一顆「捱得」的心,「有返工無放工。」同時,創業亦要有「輸」的準備,「上得這個擂台,就要有輸一萬次的準備。」

記者︰李嘉嘉

編輯:黎家榮

美術:簡力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