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記》真實記錄 密室中的青春與人性

發佈時間: 2018/05/18

《安妮日記》真實記錄 密室中的青春與人性

年僅16歲的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因為以日記記錄納粹德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荷蘭清洗猶太人的惡行而成為英雄。雖然安妮最後難逃一劫,但她的記錄為後世貢獻良多。

安妮生於1929年,原本與父母及姊姊居於德國,但由於希特拉率領的納粹黨於1933年的市議會選舉中勝出,令反猶太主義迅速興起,安妮的爸爸擔心眾人的安全,於是毅然舉家遷往荷蘭居住。可惜好景不常,1940年德軍佔領荷蘭,並強迫荷蘭實行反猶太法,令猶太人的處境岌岌可危。

安妮13歲生日時收到一記事本,遂記錄生活上的瑣事,以及在德軍佔領下的種種變化,比如他們禁止猶太人進入電影院、強迫猶太人在公眾場所佩戴猶太星等措施。1942年,在納粹的不斷逼令下,安妮一家為保安全而藏身在爸爸工作處的密室中。

為躲避納粹藏身密室

在這個約有900呎空間的地方,不單住了安妮一家,還有克曼先生一家三口,以及一個牙醫,合共八人。他們在這個狹小的空間生活了兩年,白天不能發出聲音,晚上也不能透出半點光亮,平日只能靠安妮爸爸的親信偷偷運送食物或其他必需品前來,終日活在惶恐和遏抑之中。

《安妮日記》記錄他們兩年間的密室生活,書中充滿生活上的瑣事,比如安妮無故被媽媽罵一頓、克曼太太的無理和牙醫弗里茨的自私,還有安妮成長時的身體變化和青春噪動。由於她與克曼太太的獨子彼得長期共處,二人年齡相若,故後期互生情愫。然而安妮卻害怕會令姐姐落單,遂寫了一封信給姐姐,日記罕有地記錄了姐姐的回信,顯示出姐姐也有自己的驕傲,妹妹亦不甘示弱,為捍衞尊嚴而道明自己跟彼得的思想並不接近,只是近期較投契而已。這珍貴的記錄顯示姊妹感情的複雜性。事隔沒多久,他們的藏身之處敗露,分別被押送進不同的集中營,爸爸須與三母女分開。後來安妮的媽媽因飢餓去世,兩姊妹被送到另一個集中營。最後她們均染上傷寒,並相繼離世。

安妮爸爸是唯一倖存者,他從當日接濟他們的親信手中領回安妮的日記,並完成她的作家夢,把日記付梓。但他為了保護安妮的私隱,刪去有關她身體的變化及對媽媽不滿等事。他去世後這些部分得以重新曝光,才有現時的Definitive Edition。

用日記記錄人性光輝

不少人年少時讀過《安妮日記》,往往受日記中的流水帳影響,而忽略了作品背後的重要意義。安妮在戰亂中仍以她純潔、直白的心聲,記錄想做作家的理想、對往後生活的冀盼、對父母的不滿和密室中的爭拗等。種種均顯示人的本性,即使整個民族被清洗,每天目睹多少人被送到集中營也好,你仍然有權希望活得更好,得到別人的愛!

戰火無情,但它洗不去人性的光輝。安妮等人得以成功藏身於密室中兩年,全賴她爸親信冒死照顧,安妮的日記及後得以出版,也是這些人當年幫忙保存下來的成果。這部20世紀最重要的文學作品展示文字記錄的重要,並提醒我們生存並不是必然的幸福。

(本欄逢周五刊登)

(港台第一台《遇見文學》,逢周日晚上8時30分至9時播出。)

編輯:林燕玲

美術:鄧建威

撰文: 李秋婷、黃念欣 港台第一台《遇見文學》逢周日晚上8時30分至9時,細讀優秀文學作品。
欄名: 遇見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