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兒童鯁喉致死事件接連發生,有醫生指,10歲以下兒童屬高危,部分家長愛將食物切細至與幼童氣管直徑大小相若粒狀,兒童未經咀嚼便吞下,有機會導致窒息。有兒科專科醫生指,不少父母處理子女鯁塞時存謬誤,例如以灌水方式處理,反而令兒童由「唞到氣變唞不到氣」。
去年大埔那打素醫院接獲的急症室兒童異物鯁喉個案達144宗,其中8名兒童需留院跟進處理,9成多屬魚骨鯁喉,其餘包括細小玩具部件、硬幣及牙籤等。
與氣管直徑大小相若 直吞出事
該院急症室副顧問醫生梁遠雄說,平均每2至3天便有1位兒童需求診,最小僅9個月大、最大為16歲。他指,最擔心兒童出現氣管鯁塞,因可致氣促、面部變藍色,嚴重者可導致兒童不能說話、陷入昏迷、沒有呼吸心跳,甚至有即時生命危險,如因腦部缺氧導致永久性傷害。
該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副顧問醫生鄭恩華指,10歲以下是鯁喉高危者,因其氣管直徑僅1至1.5厘米;尤其是4歲以下的兒童,或嘗試將東西放進口裏,因而誤服高危物品。他又指,部分家長愛將食物切細、切粒,如雪梨粒、蔬菜條等,但若把食物切成與兒童的氣管直徑大小相若,兒童未經咀嚼便吞下,有機會封閉氣管,導致窒息。另因腦部曾受傷致吞嚥困難的兒童、及愛邊食邊跳的兒童,亦有機會導致鯁塞。
亂灌水急救 食物愈推愈入更危
鄭指,父母處理子女鯁塞也有不少謬誤,包括胡亂挖喉、灌水或進食飯粒,此舉均會將食物愈推愈入,導致鯁塞,令兒童「由唞到氣變唞不到氣」。部分兒童因食魚粥致鯁喉,家長即叫他喝醋以溶解魚骨,其實沒有作用。
梁建議,如屬輕微哽塞,父母可讓子女嘗試自行咳出異物,若情況嚴重,則需在黃金搶救時間的5至7分鐘內處理。
編輯:林子豐
美術:陳超雄
-
Ian@MIRROR承認取消追蹤JJ否認小器 「係follow自己想睇嘅動態」 |
|
-
孕婦入境|內地孕婦懷孕23周 入境香港被關「小黑屋」盤問 教海關對答攻略:千萬別說多 |
|
-
中年好聲音︳龍婷支嚳儀「走甜」評語大不同 林鉫徫迷幻妖味超越杜德偉? |
|
-
Beautiful Life|60歲奧斯卡影后楊紫瓊 抗衰老瘦身1日3餐餐單大公開 |
|
-
Beautiful Life|天氣溫暖潮濕 腋下恐成細菌溫床 醫生:少吃5種食物防臭狐 |
|
-
麥皓兒上年稱被收音師非禮報警 今判被告猥褻侵犯罪名不成立 |
|
-
Price.com.hk「精明消費之選2021」 ASUS開創電子科技新生活 |
|
-
用家分享女人之苦 藥劑師推薦真臨床實證 2星期告別頻、急、滲 |
|
-
【華盛証券抽獎】開戶即送$500現金券 參加大抽獎再贏50萬豐富獎品 |
|
-
-
-
-
-
您也可能喜歡...
-
「特別計劃」輸外勞 當局指毋須逐案判斷 消息:准引入500綠Van司機 飲食業2000人
|
-
大灣區青年就業恆常化 提供逾800職缺 委2機構予在地支援 港企指易接觸有志者
|
-
去年收2050雀鳥 誤送拯救中心增負擔 嘉道理農場︰健康幼鳥毋須救
|
-
已除127水浸黑點 引入機械人清淤泥 觀塘翠屏河爭取年中先開放3設施
|
幼童食物切細粒 恐更易鯁親 - 晴報 - 港聞 - 要聞 - D180521
幼童食物切細粒 恐更易鯁親 - 晴報 - 港聞 - 要聞
早前兒童鯁喉致死事件接連發生,有醫生指,10歲以下兒童屬高危,部分家長愛將食物切細至與幼童氣管直徑大小相若粒狀,兒童未經咀嚼便吞下,有機會導致窒息。有兒科專科醫生指,不少父母處理子女鯁塞時存謬誤,例如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2077100%2F%E5%B9%BC%E7%AB%A5%E9%A3%9F%E7%89%A9%E5%88%87%E7%B4%B0%E7%B2%92%20%E6%81%90%E6%9B%B4%E6%98%93%E9%AF%81%E8%A6%AA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077100/%E5%B9%BC%E7%AB%A5%E9%A3%9F%E7%89%A9%E5%88%87%E7%B4%B0%E7%B2%92%20%E6%81%90%E6%9B%B4%E6%98%93%E9%AF%81%E8%A6%AA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075000/2077100/21JAB005__20180521_L.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075000/2077100/
港聞
要聞
007
2077100
503
503001001
港聞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