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資金過河 港科研挑戰更大

發佈時間: 2018/05/21

中央批准國家科研資金「過河」到港,港大副校長(研究)賀子森表示,計劃為本地科研學者提供更多資源,自由度更大。但他亦指,港科研人員將面對更大挑戰,未來對手不只是本地大學,而是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本港學界應把握優勢,包括科研基建完善、科研經驗深厚等。

現時本港有22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獲撥款,每間100萬人民幣,港大佔其中5間。港大副校長、金屬化學與材料講座教授賀子森直言對消息感「興奮」,預計日後有更多國家資金支持本港科研。

半導體星洲領先 港宜發展FinTech

他稱,港優勢是科研基建好,着重訓練學生根基,在多個學術領域科研經驗深厚,如化學科,內地化工、藥劑業十分注重,本港在該學科的科研,90年代時已在世界領先位置。他建議港學者可申請國家資金參與大型項目包括郵輪、火箭、人造衞星;而港資源則可針對本地問題,如房屋供應,以研究方向解決。

新加坡被視為香港競爭對手,曾在獅城工作逾30年的賀子森稱,80、90年代港發展確稍勝星洲,但在過去10至15年,星政府按經濟發展,訂明需要甚麼類型、技術的人才,增撥大學資源加強培訓。

他建議,政府每3至5年訂出短、中、長綫發展目標,重點投放資源,提供具持續性的科研資源。而新加坡於半導體、藥劑業已領先,建議港可重點發展金融科技、智慧城市等。

另外,科技大學副校長葉玉如昨指,相信內地資金到港能改善科研生態環境,吸引優秀國際人才來港及在外地的港人學生回流。

編輯:林子豐

美術:陳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