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智能機械骨骼 助癱瘓者站起來

發佈時間: 2018/05/30

對於發生意外導致行動不便甚至癱瘓的患者,現時的醫療系統仍未有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有科技公司就發明骨骼機械人,希望透過裝在不同裝置的感應器及微型中央處理器(CPU),學習患者的身體狀況和習慣,提升他們的康復機會。

早前在上海舉行的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上交會),出現了多項全新科技產物。其中,由中國上海傅利葉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下肢外骨骼機器人「Fourier X1」引起不少人的關注。該款機械骨骼裝有19個感應器,可識別感應訊號,了解使用者的行路意願和習慣,幫助肢體癱瘓人士提高復健的希望。

以反作用力 幫用家行走

「Fourier X1」的名字是來自於19世紀偉大的數學家傅利葉(Fourier,港譯︰傅立葉)。而傅利葉智慧科技公司成立於2015年,這款產品已經是第二次推出予大眾認識。

「Fourier X1」主要是使用「力回饋」作為核心技術,即是運用機械的反作用力,在使用者用力的同時輸出阻力。日常比較常見用到「力回饋」技術的是遊戲機的控制器,例如賽車遊戲的方向盤,當玩家希望轉變方向,方向盤就會出現阻力,用家愈用力,阻力就愈大。而「Fourier X1」就是運用這種反作用力,協助沒有自主力的用家發力行走。

大批量生產 料需3至5年

機械骨骼透過裝置在各個關節、不同力距和位置的19個感應器,以及11個分散式中央處理器(CPU),識別出感應訊號。當中,機器骨骼的CPU可以收集不同使用者的使用數據,例如是走路習慣、頻率與步幅大小,建立一個資料庫,根據步態的特性,按需要隨時進行調整;更重要是如果使用者的重心出現偏移,超出慣常設定的正常範圍,機械骨骼可自動檢測得到,並自動關機,發出警報。

負責研發的公司預計1至2年後,「Fourier X1」就可進行小批量生產,提供給各大醫療機構,幫助更多的半身癱瘓患者進行復健,若是未來想要普及化,讓機械骨骼作為個人使用、或家庭用途的大批量生產模式,至少還需要3至5年時間。

仿「Iron Man」裝備 飛速達160公里

英國企業家Richard Browning再度打破自己曾創下過的世界第一飛行時速紀錄!他和其團隊曾於2016年開發出一套有如Iron Man的飛行裝備。早前,他在號稱全世界最快、全歐洲最長的鋼索滑翔場進行極速挑戰,最終以突破每小時160公里的高速,打破由自己去年創下的每小時51公里最高速世界紀錄。

根據《New Atlas》報道,Browning的團隊製造裝置的成本就高達10萬英鎊(約110萬港元),加上其他的研發費用和人事成本,預計每套最少要花上137萬美元(約1,069萬港元)。Browning的鋼鐵人飛行服是透過「噴氣發動機」而取得飛行動力,該裝置分別裝設在手臂上及腰部等處,但飛行時需要以鋼索固定行進方向。

編輯︰梁偉澄

美術︰陳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