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紹榮
謝紹榮

善用強積金自製長糧

發佈時間: 2018/07/11

善用強積金自製長糧

一直猶抱琵琶半遮面的「香港年金」(前稱終身年金),上周終現真身,至於該計劃是豬乸還是貂嬋,各花入各眼。

早前本專欄以65歲投保人士計算,男性及女性取回100%本金回本期分別約14.4年及15.7年,但年金公司卻宣稱回本期約10年及11年。由於年金率不變,何以有差別?翻看記者招待會,才發現年金公司把一日不退保、一日都不能變現的「保單現金價值」也算進去,可謂大開眼界。

皆因用「已派發年金累計總值」及「保單現金價值」總和來計算「回本期」,這方法與習慣不符。一般人認知的回本期,是指今天投資,預期多久才能取回本金,屬「現金流總和」概念,而過了回本期之後的日子,投資者仍可繼續收取合約訂明的收益。然而,如果把保單現金價值也一併用作計算回本期,試問投保人如不退保,何來現金流?但假若退保,又何來往後收益?這計算方法是否恰當,大家心中有數。

至於年金公司澄清公眾對投保人士於保證期內身故賠償的誤解,就更加不消提,全因這「誤解」原是香港年金吸引之處。

其實65歲長者想自製長糧,不一定要購買年金。對於那些自制能力高的長者,不妨考慮把剛到期的強積金,以基金單位大約劃分為35個等份,然後逐年沽售一份套現,便可自製長糧,縱使每年套現金額並非固定,但這方法抗通脹能力應較年金強,並能保持資產流動性,可算是雖不能媲美貂嬋,惟猶勝豬乸。

(本欄逢周三刊登)

撰文: 謝紹榮 跨國保險集團前亞洲區投資管理總監 本專欄推廣個人財務教育
欄名: 錢以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