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玲
唐德玲

政府年金 分批買無着數

發佈時間: 2018/07/11

政府年金 分批買無着數

姊妹們,政府年金終於正式出台了,下星期四(7月19日)起至8月8日可供65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居民認購。

我詳細翻閱過有關章程,發覺所有條款跟去年4月公布的初步構思大致相同,每人的認購下限依然是5萬(港元,下同),上限100萬;每月可支取的年金,或者所謂的內部回報率,當初預計是3至4%。

但當時按揭證券公司已經用了4%作為支取年金的說明,即是當時有信心,最終會以4%回報為依歸。因此,65歲的男性,一筆過買100萬的話,每月可以定期支取5,800元(年金率7%);女性則為5,300元(年金率6.4%)。

另外,政府的保證支取金額仍是本金的105%。即是如果投保人在支取了幾年之後離世,受益人仍可以繼續支取餘下期數,直到支取了本金的105%為止。

年金率不同回報率

我記得,當時我寫了一篇文章,標題是「公共年金80歲死最唔抵」,意思就是一位65歲男士,買100萬年金,每年年金率7%的話,15年就剛好支取了105%的本金。假如他在80歲時過世,戶口便再沒有錢留給後人,而後人又不能再支取年金,所以是最唔抵的!

至於女性,由於年金率只有6.4%,如果在65歲買100萬年金,16年多一點,即是81歲後過身,同樣也不會留到任何錢予後人。簡單來說,不論男女,如果大家在65歲買政府年金,最好不要在80或81歲就去世,因為這個時候妳/你的得益最少(年紀大一點買,保證期會短一點,因為每月支取的年金會多一點)!

說到這裏,我想先交代兩個回報率的概念,一個是上文不斷提到的「年金率」,另一個是本文初段提到的「內部回報率」。

我看到有報紙在報道這宗新聞時,把香港年金公司提供的「年金率」當成是年金的「回報率」,實在有點啼笑皆非,因為如果真的有保證7%回報率的年金產品,我也一定會飛身去買。

我的姊妹Joanna也給這兩個回報率概念搞到暈頭轉向,她也一度以為,政府年金的回報率真的有7%。

「妳剛才用過年金率(Annuity Rate)這個名詞,又用過內部回報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這個名詞,到底這兩個名詞應該怎樣理解?我應該用哪一個呢?」Joanna問我。

「對投資者來說,最重要當然是內部回報率這個名詞了,因為年金率只是妳每年支取的年金佔妳本金的百分比,旨在計算妳要多少年才可以取回妳的本金;但妳投資年金,當然希望有額外回報!」

「嗯,年金率我大概明白了,即是妳剛才所說,如果年金率7%的話,即是要15年左右才可以回本!」

「對了!回本之後,妳再收取的,就是真正的回報!」

現已踏入加息周期

「咦,我到了第15年才回本,何來有4%的回報率呢?」Joanna也很心水清。

「問得好!其實,如果說內部回報率,妳一定要問是第幾年的內部回報率。在第15年的時候,因為剛回本,內部回報率簡直微不足道,但如果到了第20年,即是妳已經收取了5年的額外回報,這時的內部回報率才有意義。年金公司沒有公布,他們指的4%內部回報率是哪一個年度,但估計最少都指20年以上,可能是第25年,甚至第30年也說不定!」

「嗯,我看報紙有些評論說,由於現在已經踏入加息周期,現時政府年金提供的4%回報率可能還是保守一點,如果明年再推出第二批年金,回報可能更高,不如今次不要一次過買盡自己想要的金額,妳說是否應該這樣做呢?」

「我相信,這樣做未必很着數,因為年金公司最終用了4%的內部回報率,應該也考慮到加息周期的因素,而且,他們看的是一個長期的利率趨向,一年後也未必會大幅提高預期回報呢!反而,如果妳把年金分開幾次做,妳今年可以支取的年金便少了,這又是否恰當?這個妳真的需要認真考慮呢!」

(本欄逢周一、三、五刊登)

tong_lydia223@yahoo.com.au

撰文: 唐德玲 作者從事理財策劃工作逾十年,並擁有認可財務策劃師資格。
欄名: 女人筆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