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吹雪的淒迷

發佈時間: 2018/07/13

櫻花吹雪的淒迷

我在復活節假期來了個「東京速遊」之行,在東瀛全年最美的花見季節,感受日本人對櫻花滿開的喜悅和櫻吹雪的淒迷。櫻花高雅而脫俗,無葉只有花。風一乍起,那剛才在樹梢上風華正茂的染井吉野櫻,不等到枯萎,毫不猶豫地隨風而逝,寧化作春泥,也不抱殘守缺死纏在樹幹上,結束其短暫而燦爛的一生,毫不眷戀,壯絕而淒美;就像切腹的武士,不願苟且偷安,對生命毫不留戀,才最符合日本的審美觀和武士道的最高境界。

日本真是櫻花的國度,櫻花名所實在太多了,我造訪了其中一個熱鬧的櫻花之地。於新宿御苑看見櫻花滿開,漫天花瓣形成天然的粉紅帳篷,在這裏日本人通常會三五知己,櫻花樹下席地鋪滿便當,共舉清酒,賞櫻談天說地,充滿節日喜慶的氛圍;又或者坐在樹旁寫生,將櫻花之美躍現於畫布上。

新宿御苑內還有許多自然高低起伏的草地、大小的水池,沿池兩岸種植了參天的櫻花樹,河岸小徑,落櫻遍地。在這裏沿池邊陲都沒有圍欄,讓人可以更親近水面,近看滿湖落櫻,潔白如雪。

在這裏好不容易才找上一個垃圾桶,這可能跟日本人的生活文化有莫大關係,會將自己所帶來的食物用品和垃圾一併包妥帶走,可見他們何等重視和尊重自己的自然資源和公共場地。在這裏不會看見「溫馨提示」的告示牌如「不准踏進草地」、「不准跨越欄杆」等。在這裏亦找不到太人工化的活動空間規格,沒有石屎地,沒有無聊的規管,遊人可以在此逍遙自在,於片片草綠上行走。

反觀香港康文署管理的公園,雖然苦心經營,刻意營造不同主題的活動區域,但流於太過人工化,種植樹木稀疏不均,又有太多無中生有的高低台階,整體布局設計欠缺文化、歷史氣質,又不與當區的傳統或現實生活處境接軌,往往形成一個又一個充斥於石屎森林內的閒置公共空間。可能是因為政府規管太多,甚麼都不准,節日的情懷也冷卻了。

日本人將櫻花和自己的生命聯繫在一起,以能夠看到櫻花作為自己生命存在的印證,由於篇幅所限,下篇再談東京建築。(東京速遊.四之一)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陳晧忠 建築是生命的舞台,在表達和塑造人的價值觀和孕育理想。
欄名: 筆講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