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長者陪診員乏人手

發佈時間: 2018/07/13

本港人口老化,長期護理服務輪候人數超過9,400人,平均需輪候逾年。有獲社署資助的機構指,每年服務目標不少於500人次,惟陪診員僅得16人,有陪診員更年屆74歲,致出現「老人湊老人」的情況。

社署指,截至4月30日,長期護理服務輪候人數達9,469人,包括體弱個案的綜合家居照顧服務及長者日間護理中心,輪候時間分別為14及10個月。鄰舍輔導會獲社署資助,於2011年開設「伴航家顧服務計劃」,凡嚴重肢體傷殘、需高度護理等人士,經社署等部門轉介可申請,每小時服務費為33至51元,每月收費上限為988元。

收費較坊間自僱陪診員低,但鄰舍輔導會社會工作員馮可欣稱,署方規定屯門及葵青每年總服務目標不少於500人次,輪候冊現有20多人,「要有人去世或轉院舍才輪到」,陪診員僅16人,前年更曾僅剩1人,「要出動社工陪診」。

議員促增培訓升待遇

在該機構服務6年的阿貞說,高峰期日接4單工作,陪覆診最花時間,平均需5至6小時,「做這行要有愛心和耐性才能堅持下去」。

基督教香港新義會屯門長者綜合服務轄下的「外出易」,屬自負盈虧的社企,其計劃主任鄧小舟指,近年陪診需求趨升,由2006年的每年服務100人次,增至目前1.2萬人次,涵蓋屯門、元朗、深水埗等7區,有逾70名兼職陪診員,最高齡為74歲。

若要毋須輪候,早年獲社創基金資助10萬元的社企「我陪你」,陪診員每小時收費100元,每次至少3小時。創辦人之一的胡瑋彤說,公司將陪診服務電子化,陪診員一機在手即可查閱資料。

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指,護理業人工低、培訓不足,認為政府必須提高報酬,社會亦要予以尊重,才能吸引年輕人入行。社署指政府已推行一系列試驗計劃,加強社區照顧及支援服務。

需有愛心和耐性

為培育新血,馮可欣指,正降低社區訓練員的入職要求,「只要考過DSE就可以,以前要5科及格」,目前招攬了6位26至27歲的年輕人,負責陪長者去做物理治療、飲茶或行公園等。「我陪你」亦有約7位護理學生做兼職陪診員,包括21歲正就讀公開大學健康護理學文憑的Abby。

Abby說,去年10月經同學介紹入行,坦言從事陪診服務要有愛心和耐性,現已做過約10次服務,冀畢業後如有時間仍可兼職陪診。

記者:謝雅寶

編輯:梁顯庭

美術:簡力斯

攝影:冼偉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