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築地魚市場

發佈時間: 2018/08/03

百年築地魚市場

我回想上一次到訪築地魚市場已有十年光景,今次再臨築地,除了依然看見圓盤車不停穿梭往來,感受到一樣的忙碌和熱鬧外,今次還帶點別離的愁緒,因為場內市場幾經波折終會在今年內搬遷到江東區豐洲新市場。

這個世界最大交易量的水產市場,是當地人稱為「魚河岸」的魚市場,佔地約六個東京巨蛋般大,被譽為日本的巨大胃袋。築地魚市場的前身是江戶時代誕生於日本橋的魚市場,於1923年因關東大地震而遷移到了築地。現在的築地市場呈現巨大彎曲的扇形建築物是在昭和八年竣工,不論是設備還是規模,都堪稱是當時東洋首屈一指的市場。然而東京都人口的增長超乎想像,對都民而言有如廚房般存在的市場,已經到了難以負荷的狀態。在市場日趨老化之下,新市場的出現當然在所難免。

基本上整個市場建築郡背向都市,形成獨特的內向空間。而其外貌粗糙,內在樸實無華,空間、構造、用料毋須精雕細琢,只須回應民間及社會的實際需要。這種「原生」感覺,代表了日本「侘寂」(Wabi-sabi)的美學。還有在築地場內不同水產批發商的經營者、壽司餐廳的師傅,或者專門販賣切魚刀、砧板、長靴等店主,各所展示秉承江戶時代傳統、一代接一代流傳下來的職人技藝,都被稱頌為「築技」(Tsuki Waza)。

魚市場在午夜開始運作,一場經營銷售攻防戰正式展開。他們將日本近海深水捕獲的藍鰭吞拿一行一行整齊地排列在地上,讓批發商拍賣競投,尤其每年首場拍賣會都會相繼出現不得了的投標價,可能是為了討個好彩頭。在這裏整個魚市場的生態、交易買賣、人情義理,都保留了江戶時期特有的民族風情,吸引很多外地遊客慕名前來參觀,逐漸演變成日本觀光必去的景點之一,當地更有不少導賞團為外地遊客介紹這裏的歷史和傳統文化。

人類的記憶是很單純的東西,當那些回憶裏的事物消失時,關於他們的記憶也會在瞬間變得模糊不清。所以,大家不妨趁築地市場還在,親身感受河岸還留下的江戶風情,以及空氣中混雜了海水味的那陣微微氣息。(東京速遊•四之四)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陳晧忠 建築是生命的舞台,在表達和塑造人的價值觀和孕育理想。
欄名: 筆講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