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港緣份非淺 大師勞思光表裏如一

發佈時間: 2018/08/03

與港緣份非淺 大師勞思光表裏如一

「『東方之珠雖然『美』,卻非『吾土』,我也覺得『何足以少留』,但不得不『留』。」--勞思光《留港雜記‧小序》。勞思光雖說香港是他不得不留之地,事實上他留港長達30年,並在此完成不少重要著作,包括大學哲學系學生捧讀的《新編中國哲學史》、《中國文化要義》等。

勞思光(1927-2012)高中畢業後入讀北京大學哲學系,未及畢業便於1949年轉走台灣,在台灣大學哲學系完成學業。1955年出任香港珠海書院講師,其後在崇基學院哲學系任教,直至1985年榮休,後又擔任中大中國文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等職。

說來勞思光和香港緣份不淺,他的高祖--清道光年間進士勞崇光,曾任兩廣總督,在脅逼下和英國人簽訂租約,把九龍半島南端租給英國。勞思光父親勞競九,畢業於保定軍校,曾參與辛亥革命。勞思光出身翰林世家,國學根基深厚,寫得一手好書法,閒時會作舊體詩,亦會以詩論史。

他的學生、中大哲學系教授劉國英形容,勞思光是一位學者、一位思想家、一位「公共知識分子」,關心公共事務,在學術著作以外還寫時論,而且不止於品評人,更分析社會在當時的文化背景下該如何應對難題。80年代,他牽頭聯同李怡、陸鏗、徐東濱、王亭之等人組成「前景社」,關注香港回歸問題,透過文章提出想法,又曾與時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許家屯見面,表達意見。

針砭時弊 言行一致

他的作品《解咒與立法》,是寫台灣在80年代末解除戒嚴後,政治上該如何轉型。勞思光認為「解咒」後必須「立法」,亦即建立新規則,若在這一步上沒有成果,則所謂「進步」亦會失去意義。勞思光於50年代來港,是因為他在戒嚴下的台灣批評政府獨裁,被保安當局盯上,所以必須離開台灣。

他另一位學生、中大哲學系榮休教授關子尹記得老師講過︰「台灣一日不解嚴,一日不回去。」所以,勞思光直到1987年解嚴後,才接受台灣清華大學之邀,到台開始其新的學術生命;他說不回大陸,亦說到做到,任憑學生以他最愛的美食相誘亦不為所動。關子尹說,老師是一位表裏如一的大師。

勞思光在《歷史之懲罰》中提出「歷史債務」的概念,叫人先要承認自己的錯,反省中國文化存在問題,不應事事諉過於人,並以集體的自覺、集體的努力去修改流弊。「人是已往歷史之奴隸,卻是未來歷史的主人」。關子尹形容,這是另一本傳世之作,將勞思光對歷史文化背後的動力問題清晰揭示,值得一代又一代學人參考。

今日中文大學校園未圓湖畔的勞思光像,是他過世後學生為他而立的,下面有一首贊詞,由關子尹所寫,最後六句是「讜言針砭,恪固苞桑,旨爭剝復,怵惕楚狂,臨風仰止,斯文以昌」,記敘勞思光對整個民族、文化的憂患意識,亦表達學生對他的敬佩。

(本欄逢周五刊登)

編輯:林燕玲

美術:鄧建威

撰文: 整理:劉浩賢
欄名: 香港文化大師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