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非一般暑期作業 替古人寫臉書

發佈時間: 2018/08/06

暑期一定要有功課?或是一定針對中英數常?中華基督教會基慈小學為培養孩子有自主學習能力,策劃個性化暑期作業,不但讓學生大展身手,用拍片、錄音、畫漫畫、日記呈現喜好,也讓老師在新學年與學生互相了解。

一份優質的功課,到底應該怎樣策劃?趙潔華校長謂學校傳統是購買坊間的暑期作業練習冊,但兩年前作出革新,自創暑期作業;加上學校自去年起參加了基督教服務處樂Teen會策劃的無功課計劃,由學生自訂目標和實踐方法,在復活節取代常規假期功課,學生大多以個人興趣和建立生活技能作目標,例如學習清洗蔬菜、學懂單手踩單車、畫漫畫人物、打羽毛球等,他們因而利用了相同原則去重新設計及優化暑期功課。

功課照顧差異

基慈早年推動一生三體藝計劃,下午讓學生學習音體藝專項訓練。今年升小六的王萃楓個性活潑,媽媽謂因學校下午有很多樂器課,兒子因此愛上小結他,故見到暑期作業中音樂科有按旋律填詞,已很興奮。萃楓謂自己數學不好,放假頭幾天先完成數學,暑期功課中他最喜歡中文和音樂科。「我上網聽了幾次林子祥的數字歌,然後找出適合的旋律去配生日歌詞,因學校今年50周年……我想配一首生日歌詞給學校。」

王太本身是私人補習老師,坦言任何功課最好要度身訂造。「我感到學校很有心,因要策劃有創意的功課很花時間,中文科有一份是要他們為一位古人設計臉書,真的很搞笑!最感動是囝囝畫了4幅漫畫,表達今年一件令他感恩的事。他不一定能時時坐定定學習,但他有自己想法,有趣的功課可以讓他天馬行空。」

學生有成功感

負責統籌作業的任青雲老師(課程主任)謂,去年有做過家長意見調查,有設計師家長反映她很想協助學校製作功課,令學校打下強心針。而今年他們在常識科放入科學小實驗,並鼓勵學生在中英兩科選擇用錄音檔、拍片、PDF、日記、海報等形式去介紹一件難忘的事。「部分內容會跟新學年緊扣,例如小一要在報紙、傳單上剪下自己感興趣的形容字詞,然後作兩句句子,大原則是他們是可以有選擇、有成功感!」

她強調這是一份個人化的功課,故過程比較重要,而且因為孩子有不同興趣,故設計上要力求彈性,並要包含多元化科目而非只是中英數,更不會建議他們如何分配時間去完成。「學生在封面上會填上各科完成的數量,其實只是方便老師觀察到他們的興趣所在,也可令學生互相了解!」任主任最後強調,有部分家長提出想補回傳統功課,以免學生太懶散,但她們不想違反功課應是自發做的原則,故反而會引導他們思考甚麼對子女發展最重要。

撰文:胡麗珊

編輯:余運慶

美術:梁政敏

您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