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大師羅香林 為香港補寫開埠前傳

發佈時間: 2018/08/10

史學大師羅香林 為香港補寫開埠前傳

常有文章用「開埠」二字形容1842年的香港。然而,1842年以前的香港真的是一片荒蕪?羅香林教授開香港前代史研究的先河,克服困難,由「無」證明其「有」,填補了空白。羅香林前半生在內地打好史學研究根基,後半生在香港開闢一廣闊的史學研究天地,讓後來者翱翔。

羅香林1930年獲國立清華大學文學士學位,後入讀燕京大學歷史研究所。先後隨梁啟超、王國維、朱希祖、馮友蘭、陳寅恪、顧頡剛等著名學者學習和做研究。1934年任教於國立中山大學歷史系,49年後遷居香港,任教於廣大書院、新亞書院、港大中文系等。

一般人對香港歷史着眼點會放在歷代總督、英國人建立的一草一木或經濟發展上,甚少注意社會民生的發展情況。羅香林的學生、歷史學者蕭國健指,羅香林主張民生也應是歷史研究範疇,例如研究新界歷史,不止談新界都市發展,亦包括墟市買賣情況。例如屯門自唐代開始已是廣州的一個外港,輔助中外貿易,也是羅香林和學生在50年代出版的《1842年以前之香港及其對外交通︰香港前代史》中最早提出。

民間資料覓史迹

羅香林研究歷史,除了根據官方檔案,包括宮廷資料、帝王紀錄外,還強調要使用當地民間資料,如族譜、家書、生意往來帳簿、日記和石刻等。政府不時透過公共場所的碑記(曉諭碑)向公眾傳遞資訊;亦有家族長老將家族發展情況、訓勉等留在祠堂、公館或書室,供後人遵循,這些羅香林都不會放過。田野考察,也可說是羅香林開先河。他另一位學生、歷史學者馬楚堅憶述,老師會為古迹的紀錄編成特定路綫,帶學生考察古迹文物,以研究本地歷史。他認為研究是一個生命,由內到外,由近至遠,一一分析。香港的名稱由來,乃至石排灣、張保仔、魔鬼山等,這些地方故事和歷史都由他一一補白。

他另一項重要研究是客家學。他曾向學生馬楚堅表示,研究客家學是基於他小時候居住的地方出現「土客械鬥」--客家人與本土人因爭奪田地和資源而發生衝突,他與哥哥要走入墓地避免捲入打鬥,因此感受至深。

無中證有填空白

後來他得顧頡剛等人鼓勵,從民族史角度開始考察客家源流,並以興寧、梅州為中心,透過收集族譜、家族遷移歷史、交通歷史路綫、語言、實地探訪等展開研究,又在報章刊登廣告請鄉賢提供資料,於1933年出版《客家研究導論》,提出民系概念,指出客家皆漢人,並陸續完成《客家源流考》、《客家史料彙編》等著作。土客不再對立,是羅香林從事客家研究的一大心願。

整理︰劉浩賢

編輯:林燕玲

美術:鄧建威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整理:劉浩賢
欄名: 香港文化大師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