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劍:大館

發佈時間: 2018/08/31

十年磨一劍:大館

三國時代司馬懿用「十年磨一劍,一劍定江山」,結束紛亂的局面而統一天下,奠定西晉王朝的基石。中環警署建築群這法定古迹亦用了十年光景來完成活化修復工程,反映馬會和項目專業團隊對整個歷史建築群所投入的時間、尊重、熱誠和心機。

一個見證着香港170年發展、與本地殖民地歷史不可分割的獨特古迹,「大館」是香港現今最宏大和歷時最長的文物古迹活化保育計劃。建築群由前中區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監獄三組法定古迹組成,兩個戶外空間共包括16幢歷史建築,象徵了殖民地時期的法律與紀律;另有兩座由瑞士建築師Herzog & de Meuron所設計的新建築物--「立方」和「藝方」。

根據項目專業團隊介紹,由於建築群落成時間太悠久,沒有完整的圖紙記錄或資料檔案,所以他們要實地從現場採集材料樣本,例如磚、木材、混凝土、鋼筋等物料;又要翻開現有建築物部分結構表面,仔細檢查當年構造的物料性質,而在途中更發現一些非傳統的鋼筋,是由多條三至五厘米直徑幼鋼綫扭成一團的組合鋼筋。經過實驗室進行相關的拉力測試再分析數據,才可制定一套完善修復和活化計劃。

而由於建築群被列為法定古迹,任何改動或新工程都不能損壞現有的歷史建築,致使新建兩座「立方」和「藝方」時,團隊都採取非一般的打樁方法,盡量克服沉降和震盪效果,減少對附近歷史建築產生任何負面影響。因此團隊要按文物保育最高規格,致力保留歷史建築的原貌,以保存及重用舊建築材料為基本原則。

所以無論在修復地磚、樓梯欄桿加固、原木結構或磚砌圓拱門廊等鞏固及防火的相關工程,專業團體都要經過反覆思考、測試、鑽研一個不破壞原貌的設計及施工方案,繼而跟屋宇署和古物古蹟辦事處進行多番磋商後,最終達成現行的解決方案,既能保留完整的建築特色和精神面貌,又可以滿足現行建築物條例的安全要求。

因此,社會及市民期待了十年,終於看見建築群活化成功,蛻變成「大館」古迹及藝術館,造就一個於大都會中難得的公共空間與文化綠洲。用「十年磨一劍」來形容大館活化工程,實在貼切不過。(二之一)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陳晧忠 建築是生命的舞台,在表達和塑造人的價值觀和孕育理想。
欄名: 筆講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