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fb AI檢測磁力共振 5分鐘知結果

發佈時間: 2018/08/31

AI在醫療界的應用愈來愈廣泛!Facebook旗下的人工智能(AI)實驗室,最近公開一個與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的合作計劃,有意將AI技術導入磁力共振影像檢查(MRI),冀縮短影像生成時間,由15分鐘至1小時減至5分鐘內,醫生及病人均可快速得悉掃描結果。

磁力共振在醫學界非常普遍,但檢查的過程緩慢而繁瑣。完成一次掃描可能需要15分鐘至1個小時,在此期間,病人只能在機器中躺着不能移動。

根據已公開的合作計劃內容,紐約大學醫學院將提供1萬份匿名的MRI檢驗報告,而Facebook AI實驗室則會利用機器學習技術,產生演算法(algorithm)協助監察,而AI亦會透過紐約大學醫學院提供的數據,學習人體的肌肉與細胞組成。

當AI掌握人體構造後,當MRI掃描出一個畫質較低的影像時,AI便會利用上述演算法,結合對人體構造的認知,自動補充影像細節,故可於較短時間內產生高解像度的影像。

需人手協助確保無誤

對於AI應用顯示的發展情況,紐約大學醫學院影像診斷學研究部副主席Daniel Sodickson指,往後病人只需5分鐘,已可完成MRI掃描,揚言技術會改變整個產業。據知,Facebook實驗室去年主動聯絡紐約大學,冀增進AI技術能力,並應用於真實世界,最終促成這次合作。雖然AI可盡快讓醫生得知掃瞄結果,但由於AI始終不及醫生細心,如何在補充影像時確保沒有遺漏程重要細節,是一大挑戰。

5年投資$7.8億 日本打造AI醫院

日本積極應用AI於醫療之上,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政府計劃在5年內投資1億美元(約7.8億港元),建立10家AI醫院,應用AI分析圖像、檢查的分析,減輕醫生的負擔,讓醫生可更專注照顧病人。

報道指,AI醫院計劃開發一個AI系統自動記錄醫生診治時的對話,輸入患者病歷紀錄,讓醫生可專心診斷,有更多的時間與病人說明病況。

計劃亦打算開發能分析磁力共振、內窺鏡圖像、血液測試的AI應用,甚至研究患者的DNA,找出最合適的治療方法,以減輕醫生和護士的負擔,不過AI僅做到輔助角色,主診仍然由醫生負責診斷。

負責的部門相信計劃料在AI的幫助下,將減少不必要治療,每年可省下多達數千億日圓,同時紓緩醫護人員不足的問題。

MIT研AI技術 減癌症治療副作用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開發出一套機器學習技術(Deep Learning),大幅降低神經膠母細胞瘤治療的毒性和頻率。據科技媒體報道,神經膠母細胞瘤長在腦部或脊髓通常活不過5年,而且必須接受化療和放射治療,醫生通常會採用最大的安全劑量,但仍會傷害病患身體,例如掉髮、噁心和疲倦。

而MIT的研究指出,機器學習可以找出更安全的治療方式,大幅降低用藥的頻率和毒性。研究團隊針對50位病患進行模擬試驗,發現該模型幾乎把所有劑量的毒性降為25至50%,但絲毫不影響縮小腫瘤的藥效,甚至可以把部分病患的治療頻率從1年2次轉為1個月1次。

編輯︰陳展宏

美術︰陳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