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膽固醇超標 增心血管疾病風險」

發佈時間: 2018/09/03

只有肥人才會膽固醇過高一直是大眾的既定想法,事實上瘦人也有機會超標。心臟科專科醫生陳良貴指,沒有特定群組的人士較易膽固醇超標,有高膽固醇亦不會有表面症狀,所以容易被忽略。如果膽固醇持續處於高水平,有機會堵塞血管,隨時引發冠心病。所以,任何人士都應該定期檢測膽固醇水平,一旦證實膽固醇超標,必須嚴格控制飲食及改變生活習慣,甚至要配合藥物治療,以減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壞膽固醇堵塞血管

雖然膽固醇被認定與心血管疾病有關,但並非所有膽固醇都有害。膽固醇有好壞之分,好膽固醇,即高密度膽固醇(HDL),人體內的膽固醇可以製造及修復細胞壁,身體的荷爾蒙、維他命D及膽汁酸分泌,亦需要使用膽固醇來製成,是維持身體機能正常運作的必要元素。至於被稱為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膽固醇(LDL),陳良貴醫生指它才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真正元兇:「壞膽固醇會在血管內壁積聚成斑塊而導致血管收窄,阻礙血液流動,如阻塞位置位於心臟的冠狀動脈,就會引起冠心病。一旦斑塊破裂,更有機會堵塞整條血管,令心臟病突然發作。」資料顯示,2015年因心臟病去世的人數有6,190人,當中以冠心病最多,佔整體人數66.6%,即約4,100人,情況不容忽視。

港人膽固醇超標普遍

衞生署早前公佈的2014/15年度人口健康調查,膽固醇超標比率達49.5%,推算有290萬人膽固醇過高,較10年前增加100萬人,揭示市民的生活習慣普遍不健康。陳良貴醫生稱,膽固醇本身可由肝臟自製,而食物是另一主要的來源。當身體從食物當中攝取膽固醇時,大腦會發出訊息減少製造膽固醇數量以平衡體內的膽固醇水平,但當吸收過多膽固醇時,身體未必能有效調節,令到膽固醇過量積存。所以要控制膽固醇水平,首先從飲食習慣著手。「根據衛生署的建議,每人每日膽固醇攝取量應在250至300毫克內,應避免進食含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的食物,除了蛋黃、魷魚、內臟、肥肉,其實點心、烘焙糕點同樣是高風險食物,市民應少吃為妙。」陳良貴醫生補充,運動對於降低膽固醇亦有一定幫助,建議市民每日進行最少30分鐘帶氧運動。

藥物治療有效降心血管疾病風險

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根據歐洲心臟病學會指引,人體的低密度膽固醇標準為3.4mmol/L或以下,總膽固醇則應在5.2mmol/L或以下,如超標人士在改善生活習慣及控制飲食後仍未能回復到理想水平,醫生會建議病人接受藥物治療以減低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現時控制膽固醇藥物有他汀類(Statins),其作用是抑制肝臟製造膽固醇,以降低壞膽固醇的含量。由於療效顯著,而肌肉痛、肝功能受影響等副作用在亞洲人身上並不常見,而且擁有較長歷史,所以是醫學界中最常採用的一線藥物。」如果服用他汀類後患者的進度仍未如理想,陳良貴醫生指可能會按照患者的實際情況處方多一種藥物。「膽固醇吸收抑制劑是另一種常用的藥物,能阻止腸胃吸收食物中的膽固醇,配合他汀類服用,比起單純服用他汀類,能更有效控制血液中壞膽固醇的含量,又可避免高劑量他汀類帶來的副作用,有助減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除了以上兩種藥物,亦有一種幫助肝臟清除壞膽固醇的針劑--新生物製劑。此藥主要針對因子「PCSK9」,以提升肝臟回收低密度膽固醇的能力,針對於對傳統藥物無效的高膽固醇人士。

最後,陳良貴醫生提醒市民,由於香港深受西方飲食文化影響,不少日常吃到的食物都是高脂、高膽固醇的類別,長期過量攝取容易令膽固醇超標,大大提升冠心病、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預防膽固醇超標的最有效方法是注意飲食、勤做運動及定期做身體檢查。如果證實有膽固醇超標,應及早咨詢醫生意見以免阻礙治療效果。

CARD-1256523-0000 05/18

(本健康專題由MSD贊助)

(資料由心臟科專科醫生陳良貴醫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