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借錢給非洲是好是壞?

發佈時間: 2018/09/14

中國借錢給非洲是好是壞?

中國在中非合作論壇上宣布向非洲提供600億美元援助,國際輿論反應兩極化,批評者指中國投資是「新殖民化」,支持者則反指上述言論是蓄意抹黑。但無論如何,非洲每年都需要大量資金去加強基礎建設和應對氣候變化,理論上非洲可以向很多不同渠道借錢,例如歐美國家、世界銀行或非洲發展銀行,甚至是私人銀行,為甚麼眾多非洲國家都喜歡向中國借錢呢?

睿納新國際諮詢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芮婉潔指出,中國以外的一些組織只會將最低息的貸款借給最窮的國家,一些被視為中等收入的國家如肯尼亞、象牙海岸和尼日利亞,就只能在其他地方尋找低息貸款;其次,就算非洲國家可以在其他渠道籌集貸款,因為要評估該國家的環境和社會狀況,有時需要等長達九年才能成功得到貸款。中國的貸款則不同,在審批貸款和決定利息時,不會只考慮借款國的收入,而是純粹看項目的可行性,審視項目可產生的回報以及貸款能否還清,所以像尼日利亞這樣的國家不會被排除在外。而且中國審批貸款的速度較快,有時貸款審批以至完成整個項目,過程僅需要兩年。

那麼,非洲國家向中國借錢會否出問題呢?大部分非洲國家都沒有不負責任地把債務負擔轉嫁到民眾身上,只有一個非洲國家的外債大於或等於其國民生產總值,這就是毛里裘斯了。但跟債務佔國民生產總值比例遠超100%的英國和法國相比,毛里裘斯相對算不錯了。

中國的貸款雖有效率,但做法卻需要改進,尤其現在中國的政策是要求每一筆貸款都要投放到中國企業參與的項目上,俗稱為「捆綁式貸款」。非洲各國政府亦需要多些空間,去確保他們把最賺錢及民眾最需要的項目放在第一位,而且執行項目的方式亦需符合民意,例如使用本地的物料和勞工等。同時,非洲各國政府需要審視參與項目的企業背景,例如一些中國公司,即使被世界銀行指控貪污並列入黑名單,卻仍能獲聘參與基建項目。

當非洲各國領袖從北京回國時需捫心自問,不是關於中國貸款給非洲有否好處,而是他們應做些甚麼去滿足民眾的實際需要,以及其他包括中國的各國,如何加大力度去滿足這些需求。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陸宇光 香港電台第一台《十萬八千里》,逢周六上午11時播出。新聞裏,有知識,60分鐘走遍世界。
欄名: 《十萬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