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廷芳素食白髮變黑

發佈時間: 2018/09/14

伍廷芳素食白髮變黑

孫中山在香港習西醫,畢業晚宴是英式西餐,其實他一生在中國居住的時間不多,六歲入私塾,12歲就去夏威夷投靠兄長。他正式學中文只得六年,但已打下堅實的國學基礎,後來曾游說李鴻章反清。

孫中山非常推崇中國平民飲食,說比西方的膳食有益,又指出國人吃豬血,也是價廉的營養品!他推薦四種食物︰大豆芽、豆腐、木耳和黃花菜(即金針),可煮成一道齋菜或湯。他把這道菜寫在《建國方略》首章,可見重視。有人說這菜是孫中山傳授給一名高血壓病人的,但只是傳聞。

當時中國平民很少肉食,這道齋很豐富了,也符合中醫食療之理!如果再加一些豬紅,就更能補充鐵質。(世界還有很多貧民缺鐵,最近有人製造出鐵魚,加入煮食,讓鐵質滲出。鐵魚洗淨可再用多次。)

孫中山如此讚揚中國飲食,別有深意,就是激勵民心,不要自卑。他說︰「我中國近代文明進化,事事皆落人之後,惟飲食一道之進步,至今尚為文明各國所不及……而中國烹調法之精良,又非歐美所可並駕。至於中國人飲食之習尚,則比之今日歐美最高明之醫學衞生家所發明最新之學理,亦不過如是而已。」孫中山並不排斥「八珍」、魚翅、燕窩等名貴食材。

另一位也在香港上學、第一位華人成為英國大律師,後來成為清廷及民國官場要人的伍廷芳,60歲時病重,藥石無靈,於是自己研究養生及飲食保健,認為五穀蔬果最有益,乃「以素食自勵,長日兩餐,僅於日午、日晡一進飲食;腥羶,脂肪悉屏不御,久之而夙疾頓蠲,步履日健,兩鬢且復黑矣。」《清稗類鈔》徐珂編撰。(劉按︰「久之而夙疾頓蠲」,似可斟酌,應該是「漸蠲」吧。)

伍廷芳享壽80(1842-1922),即素食後多活了20年。他只食兩餐,不進雜食,尤其絕不食宵夜。伍又強調進食要「細嚼成漿」,除了有益,更可健齒。

著名教育家、佛學家蔣竹莊因胃病也奉行日食兩餐,不吃早餐。他的午餐乃牛奶一杯,生雞蛋一枚、麵包兩片、水果一碟。蔣高壽85(1873年至1958年)。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劉致新 權威的紅酒評論家、著名品酒家及美食家、《酒經月刊》總編輯,喜歡飲食和學習古老飲食文化。
欄名: 醉飽高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