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玲
唐德玲

阿里巴巴媲美蘋果?

發佈時間: 2018/09/26

阿里巴巴媲美蘋果?

上兩次提到,阿里巴巴主席馬雲計劃於明年9月退休,但所謂退休,其實只是卸下在阿里的大部分工作,再去追尋自己的夢想。

但如果一切按照他的計劃進行,成功交棒,這將是中國企業的一個典範,也代表中國企業的管治水平,真正踏上新的台階。

上兩次我已經將馬雲的公開信刊登了,大家應該對馬雲的退休計劃有更深刻的認識。

上次我又提到,馬雲和他的拍檔成立阿里巴巴時,首創了一個叫「合夥人制度」的管理模式,形式有點像律師樓或會計師樓的那種合夥人模式,即是由少數創辦人承擔無限責任,其餘則承擔有限責任的合夥模式。

不過,更重要的是,伴隨着這個合夥人制度的阿里巴巴,還擁有雙重股權架構,簡單來說,就是早前我們經常聽到的「同股不同權」制度。

軟銀雅虎為大股東

姊妹們,不說不知,其實阿里巴巴的大股東不是馬雲和蔡崇信等創辦人,而是日本的軟銀(Softbank)和雅虎(Yahoo),前者持股接近3成,後者也持有15%;馬雲只持有7%股權,另一位創辦人、現任副主席蔡崇信只持有2.5%。

不過,馬雲和蔡崇信等人仍然可以牢牢控制着阿里巴巴,原因是,他們持有的股票,投票權遠高於大股東軟銀和雅虎持有的股票。

這種同股不同權的安排,常見於一些科網企業,因為公司創辦人一般只有專業知識,但缺乏資金,但公司要發展,就需要大量資金,因此,他們會向一些天使基金(或稱創投基金)招手。

這些基金有的是錢,但不一定擁有相關的專業知識,因此,他們也願意接受這種股權安排。那就是,從資金的角度,他們是大股東,但從公司決策的角度,他們只是小股東。他們不介意,因為他們也想入股的公司能夠迅速成長,只要能夠上市,他們就可以「退場」(Exit)。

當年阿里巴巴計劃來港上市時,就要求沿用這個制度,但港交所不接受。結果,阿里巴巴放棄來港上市,轉移去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在損失了阿里巴巴這隻龍頭科技股之後,港交所決定諮詢市場意見,最後同意接納擁有雙重股權架構,即所謂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來港上市,第一隻就是小米集團(1810-W)(W就是Weighted Voting Right的第一個字的第一個字母)。

阿里合夥人分3類

回說阿里巴巴的合夥人制度。上次提到,要成為阿里的合夥人,要符合3個條件︰一是任職滿5年;二是具優秀的領導能力,高度認同公司文化;第三就是要獲至少四分三的合夥人表決同意。

另外,阿里巴巴的合夥人也分3類的,第一類只有7個人,包括馬雲和蔡崇信等幾位創辦人,而馬雲和蔡崇信更屬於所謂的永久合夥人;第二類是在2004年以前加入阿里的,即是主要由阿里自己培育出來的人才,共有12人;第三類是在2004年之後才加入阿里的,現時共有15人,而即將接任阿里巴巴主席職位的張勇,是屬於第三類合夥人。

姊妹們,說實在,到這一刻為止,我也不敢肯定,阿里巴巴這種合夥人制度,對公司的長遠發展或者企業承傳,是否最適合。但從馬雲能夠提早一年向外公布接班人安排,讓公司內外都有充足的心理準備,這確是有遠見、有承擔的企業應有的特質。

我想起,幾年前,蘋果創辦人喬布斯病逝,但對蘋果公司的運作沒有太大影響,他的一些管治理念,仍然能夠承傳下去,這反映蘋果確實是一家管治優良的超大型企業。

現階段,我不敢確定,阿里的管治質素可以媲美蘋果,但已經具備雛形則是可以肯定的!

tong_lydia223@yahoo.com.au

撰文: 唐德玲 作者從事理財策劃工作逾十年,並擁有認可財務策劃師資格。
欄名: 女人筆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