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何要堅持捕鯨?

發佈時間: 2018/09/28

日本為何要堅持捕鯨?

每年都有來自包括日本等多國的大量船隊,來到圍繞南極附近的海域捕殺鯨魚,把這片海域染成血紅色,鯨魚臨死前淒厲的哀嚎聲不絕於耳。

自1986年起,國際捕鯨委員會已頒布了全球商業捕鯨禁令,但有些國家卻堅稱捕鯨是文化之一,日本更加以科研為名繼續捕鯨,稱要研究南極海洋的生態和鯨魚品種。曾經有一年,日本捕殺超過1,000頭鯨魚,連幼鯨也不放過,在全球被捕殺的鯨魚裏面,就有接近三分之一被日本捕殺做「研究」。

澳洲曾經提出質疑,說日本只是以科研之名作煙幕,實際上以捕鯨牟利,於是把日本告上國際法庭。2014年,法庭因為日本無法拿出做科研的證據,於是禁止日本繼續捕鯨。但不夠一年,日本又再恢復捕鯨,稱作研究之用,但數量比以前減少三分之二。在最近的國際捕鯨委員會會議上,身為主席國的日本,更加提出恢復商業捕鯨。

日本對捕鯨有一份莫名的執着與堅持,但國民卻對吃鯨魚肉並沒有多大興趣。日本人每人平均一年會吃掉9,000克牛肉,但他們每年僅食用30克鯨魚肉,兩者相差足足300倍!那麼為何日本政府每年還要補貼捕鯨活動呢?根據日本水產廳說法,是和食物和文化有關。在二戰期間,身形龐大的鯨魚自然成為日本人的主要食物來源,而且在部分沿海地區,捕鯨更是古老文化之一。在1964年的巔峰時期,日本一年就捕殺了24,000頭鯨魚!不過,後來日本從外國進口了很多不同肉類,愈來愈少人喜歡吃鯨魚肉,捕獲回來的鯨魚淪為堆在貨倉的冰鮮肉,而其他部位如鯨魚骨和脂肪則製成藥物和化粧品等副產品。

很多分析認為,日本到今時今日仍堅持捕鯨只是出於民族自尊心,因為反捕鯨人士的激烈行動,激起日本全國上下的防衞心態,使本應共同關注的重大海洋生態危機,變成了一份無謂的執着。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吳沅琪 香港電台第一台《十萬八千里》,逢周六上午11時播出。新聞裏,有知識,60分鐘走遍世界。
欄名: 《十萬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