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食物來源愈來愈不安全,中寄生蟲的機會愈來愈高,但大部分人寧願選擇不想知道,也不願面對事實。可是紙包不住火,最近有電視節目介紹吃鯇魚魚生,火頭便燒破了這一層紙,惹來政府食安中心和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分別發表警告聲明︰「由於鯇魚容易附帶肝吸蟲,市民如生吃鯇魚便有機會受到感染!慢性肝吸蟲感染更會損害膽管和肝臟,增加患上膽管癌的風險」。又︰「在一般環境下飼養的淡水魚(例如鯇魚及大頭魚),除了致病菌外,還可能帶有寄生蟲,例如可造成膽管梗阻、肝硬化和引致膽管癌的中華肝吸蟲」。又︰「無論是在港或外遊,切勿進食生或未徹底煮熟的淡水魚。在吃火鍋或粥品時,須待魚熟透方可進食。」
根據《食物業規例》,本港禁售中式魚生,其實一切生的食物都有可能含有寄生蟲,日本魚生、醉蝦、醉蟹、不熟的螺片、沒有煮熟的豬肉等等。根據專家的警告,這類食品「輕則腸胃炎、腹瀉,重則有機會導致寄生蟲、肝炎,嚴重甚或引致暴發性肝衰竭而死亡」。
食療主義的前綫治療師對寄生蟲病並不陌生,食療主義用「生物共振」物理療法配合營養補充品,改善了不少客人的寄生蟲病。治療師吳小姐強調,有病應該看醫生,由醫生斷診和開藥,食療主義無法提供治療,但可通過自然方法提升患者對寄生蟲的防禦能力,讓寄生蟲的卵無法在體內生存,讓體內環境不適合寄生蟲存活,寄生蟲自然滅絕。平時耳濡目睹客人中不少食物引起寄生蟲的案例,吳小姐自己很少吃豬肉,特別是在繁忙的茶樓酒肆,從廚房中匆匆忙忙端出來的豬肉點心食物她都選擇不吃,因為怕不熟。
按照吳小姐的經驗,寄生蟲除了透過食物進入人體,也會通過口水,她為我們分享了一些很重要的案例。(未完)
(本欄逢周一至三刊登)
撰文:
嚴浩
導演,暢銷書作家,養生達人 Facebook專頁:嚴浩生活
欄名: 嚴浩 LIKE!
-
新手媽媽|2024生龍B如何部署? 最早今年5月20日受孕 醫生教提升中獎率+飲食宜忌 |
|
-
AK認JJ方要求MIRROR全員做嘉賓 Lokman否認Ian取消關注:可能係…… |
|
-
Healthy Life|心痛父親瞞患癌 更珍惜與家人相處時光 陳厚毅行醫廿載:做好醫生幫更多人 |
|
-
未成年媽媽|15歲港少女自爆懷孕將做媽媽 堅稱家人同意:你咪報警囉 |
|
-
MIRROR是非不斷Anson Lo盧瀚霆終發聲 窩心反安慰迷失「神徒」:我不會怕 |
|
-
日本地震 |日本青森海域6.1級淺層地震 潮水或現變化 無海嘯威脅 |
|
-
Price.com.hk「精明消費之選2021」 ASUS開創電子科技新生活 |
|
-
用家分享女人之苦 藥劑師推薦真臨床實證 2星期告別頻、急、滲 |
|
-
【華盛証券抽獎】開戶即送$500現金券 參加大抽獎再贏50萬豐富獎品 |
|
-
-
-
-
-
您也可能喜歡...
-
「網課世代」應屆畢業生 入職場溝通被動 缺面對面社交 以「喂」呼老闆 欠禮貌不自覺
|
-
10年11.4萬涉違商品例投訴 虛假說明佔多 網購不良營商 去年10宗檢控定罪被指偏低
|
-
去年逾5.2萬人吸毒跌14% 可卡因最常吸食 10年來首超冰毒
|
-
首間酒店改建青年宿舍開幕 住客:上班時間大減 接300申請12人已獲批
|
寄生蟲只存在食物中? - 晴報 - 港聞 - 新聞 - D181010
晴報,嚴浩,嚴浩 LIKE!,港聞
寄生蟲只存在食物中? - 晴報 - 港聞 - 新聞
我們的食物來源愈來愈不安全,中寄生蟲的機會愈來愈高,但大部分人寧願選擇不想知道,也不願面對事實。可是紙包不住火,最近有電視節目介紹吃鯇魚魚生,火頭便燒破了這一層紙,惹來政府食安中心和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2179344%2F%E5%AF%84%E7%94%9F%E8%9F%B2%E5%8F%AA%E5%AD%98%E5%9C%A8%E9%A3%9F%E7%89%A9%E4%B8%AD%EF%BC%9F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179344/%E5%AF%84%E7%94%9F%E8%9F%B2%E5%8F%AA%E5%AD%98%E5%9C%A8%E9%A3%9F%E7%89%A9%E4%B8%AD%EF%BC%9F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175000/2179344/20181010_1_20181010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175000/2179344/
港聞
新聞
007
2179344
503
503001004
港聞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