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大上大落 猶如心臟病發 「心碎」可致命

發佈時間: 2018/10/11

情緒大上大落 猶如心臟病發 「心碎」可致命

失意時沉醉於悲痛,隨時真正「心碎」。有心臟科專科醫生指,如情緒大上大落,或導致「心碎綜合症」(Takotsubo cardiomyopathy),患者症狀猶如心臟病發,有機會喪命。無獨有偶,中醫亦有「情志致病」一說,即情緒起伏會影響血氣運行,積久恐會致病。

心臟科專科醫生黃品立解釋,「心碎綜合症」患者的心臟功能與血管與常人無異,惟因情緒突然出現極大波動,令心臟過分「揼血」,心跳過快且過於用力,同時內分泌變化,令心臟血管收縮,而危及性命。「情況猶如『不停加班,但無糧出』,心臟揼血加快,但血管收窄無路走,使心臟肌肉壞死,影響等同突然心臟病發;患者會有氣促、眼花、心口痛,或出現肺積水和肺水腫情況。」

要及時入院治療 放鬆血管

黃醫生指此症在香港並不普遍,推算年均有數百宗個案,只要及時入院,配合呼吸機等支援性治療,致命率極低。「此症與心臟病不同之處,是患者心血管無閉塞,只要配合適當支援治療,一般在數小時至數日間血管便可放鬆,使血流復常;百名患者中難有一人死,不似心臟病死亡率高達三分一人。」但他指,雖然患者復元度高,但如沒及時入院治療,仍有性命之虞。

至於發病原因,常見是親人離世、感情瓜葛等。「此症在日本先發現,當時日本經濟泡沫爆破,很多人生計受影響,情緒波動致發病。」他指,近20年本港個案增加,推測與港人生活壓力增加有關。「臨床所見患者多是女性,由20、30歲,至60、70歲均有,一般在情緒達到高點後,數小時至數日間便發病;如有患者因親人身故,頓感震驚致不適。」他續指,醫學文獻記載此症復發機會不高,但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有研究指年長後較易患冠心病。

中醫:正負情緒 礙氣血運行

中醫亦有「情志致病」的說法。註冊中醫師陳俊傑指,不論「正負情緒」都會影響氣血運行,如「怒則氣上」、「恐則氣下」、「喜則氣緩」。但一般人較少長期處於亢奮,較少因「喜」致病,但因「狂喜致失眠」的情況甚為常見。「情緒的影響會積累,較常見40、50歲的人因此患病;會計、銷售等常追死綫的職業亦是高危。」他又以長年悲傷者為例,患者先會感呼吸不暢、精神不足,日後即影響脾胃、食慾,再而失眠,隨後傷腎致小便頻密等。

記者︰脫芷晴

編輯:林子豐

美術:熊偉然

欄名: Health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