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高血壓傷血管 誘發中風

發佈時間: 2018/09/28

{{hket:inline-image name="024-026.jpg"}}{{/hket:inline-image}}

中風是繼癌症和心臟病後,本港第4號殺手,平均每日有68人初次或再次中風,按年計則約有25,000人中風,每年奪去約3,500名港人的性命。中風可導致患者癱瘓、失去知覺、語言障礙、記憶力與思考能力受損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死亡。隨着本港人口老化,中風長者的數目愈來愈多,40至50歲的患者亦漸多,如出現病徵,必須及早求醫。

腦血管病可引發中風,而中風有很多潛在病因,如糖尿病、高膽固醇、肥胖、吸煙、缺乏運動或長期壓力等,但數臨床最常見又最普遍引致中風的危險因素,第1位是高血壓。過去有研究顯示,7成以上的中風個案都有此致病因素。在醫學上,以靜止狀態下持續出現上下壓高於130/80mmHg,便屬於高血壓。

中風主要可分為出血性中風(腦出血)及缺血性中風(腦血管栓塞),有內科醫生表示,出血性中風即俗稱的「爆血管」,除非是撞擊等意外因素,否則血管壓力愈高,腦血管爆裂的機會就愈大,所以此症個案中很大比例都有高血壓這高危因素 。

至於缺血性中風,情況則跟冠心病類似,都因為高血壓會加劇及加速血管內壁積聚膽固醇所致,8成中風患者屬此類別。醫生解釋,當膽固醇斑塊容易凝結在腦血管內壁,使血管內壁細胞受破壞,便會出現粥樣硬化病變,令到管腔收窄,當窄至某程度有機會突然閉塞,便引發腦血管缺血性中風徵狀。

{{hket:inline-image name="shutterstock_434006089.jpg"}}{{/hket:inline-image}}

此外,頸部的頸動脈收窄亦是中風成因之一,高危者包括60歲以上、三高人士(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吸煙人士等;因頸動脈內壁容易積聚膽固醇和脂肪,形成粥樣斑塊,一旦斑塊受到血流衝擊而脫落,便有堵塞腦內的微細血管風險,嚴重會引致中風。

{{hket:inline-image name="shutterstock_391241875.jpg"}}{{/hket:inline-image}}

曾出現「小中風」 屬高危

至於俗稱「小中風」的「短暫性腦缺血」(TIA),則是指腦部局部的血液供應暫時受阻,而引致神經系統出現功能障礙;其徵狀與中風相似,但一般只維持2至15分鐘,多數會在24小時內消失,以致患者很易忽略,以為自己只是疲倦或過度緊張。

然而,小中風很有可能是下一次缺血性中風的先兆,若不懂辨識這危險訊號,下次腦血管全面閉塞又未能趕及在3小時內治療,便有可能腦細胞全面壞死,造成永久性傷害。

有研究指,曾出現小中風的10至20%人,會在數月內出現中風,而中風後每1分鐘便可損失190萬個腦細胞,一次中風即使治癒,亦可令一個人加速衰老36年。因此,任何人如懷疑曾出現小中風,應即求醫。小中風患者如得到適切治療,病人之後3個月患中風而致命或癱瘓風險,可減至少於1%,亦可減少住院日數和醫療費用等。

40至50歲  患者大增

根據香港中風基金會網頁的數據,中風病人1年內再中風的機會是一般人的15倍,5年內再中風的機會也高出9倍。年紀愈大,中風的機會也會隨之增加。而中風患者1年內的死亡率約20至25%,亦有約30至40%病人失去自我照顧能力。其餘後遺症包括半身不遂、 大小便失禁、 言語不清、 視野障礙、 嘴歪、眼斜、 流口水、吞嚥困難和昏迷。

隨着本港人口老化,中風長者數目愈來愈多,但40至50歲中風患者亦漸漸增多,數目比10年前多出一半;醫生認為,這是因港人的生活習慣所致,如吸煙、缺乏運動等,情況令人關注。一般人都認為中風防不勝防,但醫生表示,部分內頸動脈收窄的患者,會因為堵塞較微細的腦血管,先出現「小中風」,若患者能及時發現並妥善處理,便能預防嚴重中風;故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士,應留意會否出現小中風徵狀,包括突然半身無力或麻木、口齒不清等,宜盡快求診及檢查。醫生又建議,市民於30歲開始,應建立定期量血壓的習慣。

{{hket:inline-image name="shutterstock_164652119.jpg"}}{{/hket:inline-image}}

黃金3小時急救

中風是常見又可帶來後遺症的疾病,醫生表示,治療中風有黃金3小時的定律,意指缺血性中風(腦血管栓塞)個案在病發起3小時內入院救治,如經評估適合進行溶栓治療,大有機會可通回血管,避免腦細胞因塞血管逾3小時而全面壞死。由於本港大多數中風個案都屬缺血性中風,所以須謹記「黃金3小時」的中風急救須知。

至於俗稱「爆血管」的出血性中風,處理方法通常是停用可導致出血的藥物如抗血小板藥,以及用藥物控制血壓至理想水平,然後再觀察狀況,待微小血塊被身體自行吸收;又或範圍大者有可能須接受腦外科手術移除血塊,盡量減低中風造成的創傷後遺。

現時醫學界仍未找出安全有效對付中風的藥物治療,現今療法主要是針對預防及治療併發症,以及盡早展開有關的康復療程。如要預防中風,除了控制飲食外,早前有大學研發「全自動化視網膜圖像分析系統」,可分析視網膜血管特徵,包括有否出血或分泌物、血管分叉角度、對稱度及彎曲度等,以評估病人腦中風風險,如發現患病亦可及早求醫。

{{hket:inline-image name="shutterstock_270115841.png"}}{{/hket:inline-image}}

{{hket:inline-image name="024-026_2018_4.jpg"}}{{/hket:inline-image}}

{{hket:inline-image name="024-026_2018_5.jpg"}}{{/hket:inline-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