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思羊肉

發佈時間: 2018/10/26

秋冬思羊肉

《延禧攻略》提到的《酌中志》,成書於1638年,距今380年,可說相去不遠,看裏面提到的菜式,和今天已很接近。

《酌中志》逐月介紹宮廷和內官的時令食物,十月食羊肉、炮煼(炒)羊肚、麻辣兔,並吃虎眼等各樣細糖,又吃牛乳、乳餅、奶皮、奶窩、酥糕、鮑螺,直到春天二月方止。

11月,冬至了,此月糟醃豬蹄尾、鵝脆掌、羊肉包、扁食餛飩,寓意冬至一陽生,冬筍上市,不惜重金購之。每日清晨吃辣湯,吃生煼肉、渾酒,以禦寒。

12月,更精采了!初一日起,家家買豬、醃肉,吃灌腸,吃油渣滷煮豬頭、燴羊頭、炮煼羊肚、煠(炸)鐵腳小雀加雞子、清蒸牛白、酒糟蚶、糟蟹、煠銀魚等魚、醋溜鮮鯽魚、鯉魚,皇帝賞食臘八粥,又各家自己煲臘八粥,除了供佛,又相餽送,互誇精美。臘月廿四祭竈(謝灶),蒸點心。看上面臚列的菜品,今天毫不陌生。

宋朝重羊而賤豬,到了明末,吃豬已經成為主要副食。而更有趣的是,看此書介紹時令食物,是秋冬天才吃羊肉的,過了年正月之後,就沒有提到吃羊肉了。竟然跟嶺南習慣如此相似!羊肉性溫,真宜冬天食用,生長在北方的人當然例外。至於明宮過年食尚,等到過年時再介紹了!

粵菜的羊肉菜式相當單調,除了雙冬羊腩煲,就是燉羊頭蹄,或者北菇燉草羊。100年前有個傳統菜式︰炒綿羊絲,在香港卻很少人做,可能因為從前香港沒有綿羊(只有山羊),但現在入口的綿羊四季皆有,此菜製作不難。

綿羊肉切絲,用濕馬蹄粉拌勻,配料是冬菇絲、冬筍絲、辣椒絲、薑絲、韭王段,並且用炸米粉作底,再準備少許檸檬葉絲吊味。

先燒紅油鑊炸米粉,放在碟底,羊肉絲拉油至半熟,用爪籬盛起,倒去油,鑊留少許油把配料用猛火炒熟,加入羊肉絲,灒酒、鹽、糖、豉油調味,打薄芡便可兜起放在米粉上,灑少許檸檬葉絲在面。從前煮此菜會加「包尾油」,但現在不必了。

另一道名菜現在也少人做,但好好吃,就是燉羊頭蹄,要用新鮮羊,請肉檔燒去毛,把頭一分為二,頭蹄洗淨後,用滾水及文武火煮肉至能離骨,便撈起放入冷水,攤涼褪去骨,皮肉一起切成小塊,羊舌切去硬邊,也切片,羊腦也可用,加薑片、淮山、杞子和少許酒放入燉盅,加原湯及上湯,燉至羊肉腍,食前調味。不用淮山杞子,加蓮藕也可以,並且加幾片紅蘿蔔,令羊肉更易消化。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劉致新 權威的紅酒評論家、著名品酒家及美食家、《酒經月刊》總編輯,喜歡飲食和學習古老飲食文化。
欄名: 醉飽高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