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忍大便 便秘生痔瘡

發佈時間: 2018/10/26

長期忍大便 便秘生痔瘡

都市人生活繁忙,不少人或試過有便意想「辦大事」時,因在忙或身處地方不能立即解決,惟有採取「忍字訣」,而便意在久忍下很多時亦會「離奇」消失!俗語雖說「百忍成金」,但有專科醫生及中醫均表示,長期忍大便或會導致便秘、甚至生痔瘡等健康問題,因此絕不鼓勵。

吃、喝、睡是每人維持生命的必須,而我們每天進食後,胃部將盛載的食物傳導至小腸,小腸將營養物質輸送至脾,由脾分配至身體各部分,而剩下的殘渣則被小腸傳導至大腸,形成糞便。

直腸神經綫敏感度降低

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呂恩妮表示,位於大腸最末端的直腸有很多神經綫及「接收器」,當糞便達一定數量並在直腸蠕動,便會透過神經綫「通知」大腦要往排便,「但如果忍住唔去廁所,當忍咗一段時間,漸漸地大腦對要大便的敏感度會降低,當再過數小時,原先的便意亦會消失。」

呂醫生說,偶然一次半次忍大便,對健康影響未必很大,但如經常如是並長此下去,則有機會令直腸的神經綫敏感度降低,當應往大便時亦不再通知大腦要排便,久而久之就會導致便秘。此外,當神經綫和「接收器」的敏感度變差,即使大便亦須較一般人用力,由此也容易形成痔瘡。

忍大便後果不輕,便秘一樣令人煩惱。呂醫生說,良好的排便習慣主要靠飲食均衡,當中纖維雖是不能或缺,但更重要的是水份,「唔少人以為食好多菜就容易大便,但其實要有水份才能攪動纖維,令大便形成以助排出,所以只食菜少飲水係無助排便。」

中醫:便秘損胃口精神差

另外,不少女士怕肥或正在減肥,食菜時即使白烚也愛「走油」,呂醫生指,油份是除纖維及水份以外另一有助排便要素,「所以油唔能夠多,但唔可以一滴都無。」

註冊中醫師黎桂珊表示,中醫學上六腑「以通為順」,即六腑(大腸、小腸、胃、膽、膀胱和三焦)需要暢通無阻,不能堵塞,「傳化物而不藏」,否則會影響健康,其中如大腸不通就會變成便秘。

她續指,五臟六腑於健康上環環相扣,如大腸不暢通會導致小腸甚至胃不暢通,因此患便秘人士一般胃口較差亦易胃脹;而當進食減少、消化功能差,人亦容易精神不振,長遠五臟六腑會受影響,體質亦會變差。因此,平日應進食多纖維和不傷腸胃的食物,飲足夠水份及多做運動以助排便暢通。

記者:蔡淑儀

編輯:林子豐

美術:熊偉然

欄名: Health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