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別看輕皮膚病 嚴重可致抑鬱

發佈時間: 2018/08/29

{{hket:inline-image name="66-67.jpg"}}{{/hket:inline-image}}

皮膚除了幫助我們抵禦各類侵害,也直接影響儀表,如果遇上一些病徵顯眼的皮膚病,就算沒有傳染性,其他人都會表現害怕,導致患者身心都有重大的影響,而銀屑病就是當中典型的例子。

 

銀屑病引致關節炎

銀屑病屬自身免疫系統失調疾病一種,不具傳染性,患者的免疫系統錯誤地刺激皮膚的角質細胞,使皮膚過度增生,其他成因還包括基因遺傳及環境因素,壓力等均有機會誘發病情。患者會出現突起一塊塊的紅疹,以至皮膚增厚、乾裂及帶有銀白色皮屑,患處常見於頭皮、關節等,亦有機會痕癢、灼熱及疼痛,輕微磨擦下皮屑會如雪花散落一地,如果刮去皮屑甚至有機會導致出血。皮膚科專科醫生陳湧表示,部分銀屑病患者其實同時患上銀屑病關節炎,如果能及早醫治,可避免日後生活上的各種不便。「因為身體免疫系統同時錯誤攻擊關節組織,長期影響下會令手指等關節變形,嚴重者或會導致永久殘障,所以愈早醫治愈好。」

 

{{hket:inline-image name="P1060402.JPG"}}{{/hket:inline-image}}

{{hket:inline-image name="ThinkstockPhotos-614605992.jpg"}}{{/hket:inline-image}}

 

情緒影響機會高

陳湧醫生直言,不少銀屑病的初期病患者低估了其引致的併發症,除了關節炎,銀屑病亦有機會引致代謝綜合症,增加患上中風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後果可大可小,但最普遍的併發症案例,是情緒相關的影響。「由於病患處有時出現在一些顯眼位置,其他人看見這些斑塊狀患處,可能會以為具傳染性而遠離病患者,嚴重影響患者社交,從而失去自信,引起焦慮和抑鬱情緒,而患者出現抑鬱症的機會是一般人兩倍。」

{{hket:inline-image name="ThinkstockPhotos-502559447.jpg"}}{{/hket:inline-image}}

 

新一代生物製劑效果佳

現時,銀屑病仍未有根治方法,醫生通常會根據病人銀屑病面積及嚴重程度指數(PASI)來評估,如果程度較輕微,醫生會處方外用藥物如類固醇、維他命D衍生物藥膏等,如果程度較嚴重,傳統上醫生會安排紫外光治療或處方系統性藥物如甲氨喋呤及環孢素等,不過這類藥物的副作用頗大,有機會降低免疫力,或令肝臟及腎臟受損。陳湧醫生認為,相對傳統口服治療,近年推出的生物製劑更能作出針對性效用。「由於生物製劑,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標靶治療,能針對特定免疫細胞來發揮療效,較少影響其他正常細胞,療效顯著,副作用相對較低,最重要是療程間隔時間較長,患者不用經常用藥,大幅減少不便。」

 

個案分享

銀屑病無傳染性  呼籲公眾消除歧視

已屆「入五」之年的 Franky ,在 1985 年開始受到銀屑病的困擾。他還記得,先是頭上出現如雪花般不斷增生及掉落的大量皮屑,初時只以為是一般的頭皮發炎,及至兩年後輾轉獲轉介至公立醫院風濕病科,才知道自己患上了銀屑病。

Franky 形容,多年來他的頭皮、手肘、小腿等部位都經常出現嚴重脫皮,皮膚每當接觸到空氣時更是痕癢難抵,常會按捺不住抓得自己皮破血流;遇上秋冬天或較為乾燥的天氣,皮膚還會因為太過乾燥而爆裂流血,每朝醒來,床上總是遺留一堆皮屑和血跡,猶如戰場一般混亂。現時他只能靠早晚塗抹醫生處方的專用含類固醇藥膏作紓緩,更終日擔心會病變為銀屑病關節炎,實在苦不堪言。

不過令他更感難受的,乃是來自公眾對此症的誤解和歧視:「儘管醫學界早已證實此症乃因免疫系統失調所引起,絕不會傳染他人,可惜的是普羅市民仍然欠缺正確認知,例如當我到公眾泳池時,有泳客會投以責備的目光,甚至作出投訴,何以讓一個患有皮膚病的人入場污染池水及危害他人健康。在工作崗位上,上司亦有意無意間以患有此疾作借口,暗指我的工作能力或因此症影響而不符合要求。」Franky 指出,不少患者在日常生活上都承受極大的壓力,更坦言曾經因為感到絕望無助而患上抑鬱,需要看心理醫生。因此,他希望社會公眾能正確認識此症,同時給予病人多一份諒解和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