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雅麗
黃雅麗

點解要返工?

發佈時間: 2018/11/02

點解要返工?

寫這篇文章時是一個星期天的上午。這天天氣不錯,我先去跑步,回來痛快地淋浴後,便是寫作的最佳時機。但回想一段時間前,星期天的早上不是這樣的。

那時我是個朝九晚六的上班族。每個星期天,從早上開始,周一返工的焦慮就開始一陣陣地向我偷襲。一想起馬上要展開漫長工作的一周,就想逃避。天啊,點解要返工?誰發明返工?沒想到離開固定的工作崗位後,我才從兩本看來沒甚麼關連的書上,找到關於這個大哉問的一點啟發。

第一本是《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中譯《人類大歷史》。現代朝九晚六的上班模式脫胎自人類「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務農生涯,但在人類進化史上,我們當獵人的時間遠比農夫長得多。《人類大歷史》有一節講「亞當夏娃」的一天︰

亞當夏娃的一天由尋找食物開始。如果他們看到一棵果樹,樹上滿是成熟的果子,他們會盡情地吃,以吸收足夠的糖份作能量(所以別為自己把滿滿一盒雪糕吃光而內疚,這是我們遠古獵人的基因在作祟)。不必等太陽下山,食物採集得差不多就打道回府。不用工作時,二人和其他部落的人跳舞、求偶、八卦,進行各種各樣的社交活動。他們很少為明天而憂慮,因為森林這麼大,總有吃不盡的食物,而且隨着四季更迭,亞當、夏娃吸收的營養還相當均衡呢。

可是隨着第一粒種子跌進土裏,長成糧食後,人類赫然發現,大地會源源不絕地供應食物,代價是我們要每天除草、灌溉、施肥、去蟲。不知不覺間,我們由獵人變成農夫,活動範圍由無邊無際的森林變成屋外那片開墾出來的農地,糧食由多元變得單一。人類因為掌握了農耕和畜牧,數量得到爆發性增長,但個別人類的幸福卻遭犧牲掉,無憂無慮的獵人生涯一去不返。

(待續)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黃雅麗 《創業大時代》作者、香港無綫科技商會執委
欄名: 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