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認知障礙 最新儀器有助提早診斷

發佈時間: 2018/11/12

{{hket:inline-image name="2018book9999.jpg"}}{{/hket:inline-image}}

認知障礙症過往被稱為老人癡呆症,是一種腦部退化疾病,患者的腦細胞會急劇退化,令認知能力逐漸喪失。雖然認知障礙症不是老化的必經階段,但患病率會隨年齡遞增,70歲及85歲以上的患病率為9.3%及32%。香港浸信會醫院腦神經科顧問醫生鄭達燊指,及早察覺找出病因,不但有機會改善及預防某些認知障礙症,即使是未有得根治的其他種類認知障礙症,提早用藥亦有助改善記憶力,對患者的情緒和生活也有改善的作用。

不同種類的認知障礙症

鄭醫生指,認知障礙症有不同的種類及成因,包括常見的阿爾茲海默氏症、路易氏體認知障礙症,這兩種雖然暫無藥物可根治,但可以透過藥物改善認知能力,研究亦發現及早用藥者的認知能力比較遲用藥者為高。至於血管性認知障礙症由多次中風造成,因此平日應多注意飲食及心血管健康,可有助預防及改善。另外維他命缺乏症(例如B12)、甲狀腺分泌失調也可以造成認知障礙症,只要根治問題,認知障礙症也會隨之得到改善。

{{hket:inline-image name="2018book9998.jpg"}}{{/hket:inline-image}}

無記性=認知障礙?

認知障礙症的早期病徵一般較難察覺,其中一個病徵就是無記性,但這樣跟健忘有何分別?鄭醫生表示:「健忘是暫時忘記,當事人通常自知健忘;但認知障礙症患者會出現完全忘記近期的經歷,而且會否認有問題。例如在熟悉的地方也會迷路,開始對生活造成影響等,都是認知障礙症的警號。」現時香港浸信會醫院提供認知障礙早期診斷檢測,可幫助出現認知障礙症狀的人士,讓他們及早獲得適切的診斷及治療。檢測由腦神經專科醫生及老人科專科醫生作評估及報告,提供更全面的臨床診斷、照顧計劃及輔導。

嶄新儀器幫助診斷

目前認知障礙症的診斷方法,是從了解患者的發病歷史、身體和精神檢查及認知功能測試開始,再進行血液化驗,然後再按照情況使用磁力共振(MR)、正電子掃描(PET)。鄭醫生表示:「PET可以獲得功能上的數據,而MR則能清晰觀察結構上的問題,兩者可以達到相輔相成的作用。」最近香港浸信會醫院引入數碼一體化正電子及磁力共振雙融同步掃描系統(TOF/PET-MR),可同步進行PET及MR掃描。

預防認知障礙症:最緊要用腦

認知障礙症不但會對生活造成不便,患者甚至到最後會失去自理及溝通能力,而且過程中會引發情緒問題,例如焦慮、多疑,鄭醫生指在日常生活中多點「用腦」,便是預防的最佳方法。「例如培養不同的興趣,參與刺激腦部的活動如打麻將、下棋等,另外帶氧運動和身心運動(例如瑜伽、太極)也會比步行更有效預防認知障礙症。」假如發現親友患上認知障礙症,應盡早求醫,不但能控制病情,預期下階段的變化,也有助減低不必要的磨擦和糾紛,為照顧者減壓。

{{hket:inline-image name="2018book9997.jpg"}}{{/hket:inline-image}}

目前香港只有四台PET-MR系統,浸會醫院核子醫學及正電子掃描中心早前引入數碼一體化正電子及磁力共振雙融同步掃描系統(TOF/PET-MR),屬最尖端的第三代系統,也是香港唯一一台。新技術的掃描及偵測技術更加細緻、準確,對探測小的病灶具有重要的價值,尤其適用於診斷包括直腸癌、前列腺癌、腎癌、肝癌、鼻咽癌,以至其他腦神經系統病變,如認知障礙症的診斷。 隨着掃描速度加快及定位更精準,病人在掃描過程中需要承受的輻射劑量亦大幅減低80%,對經常要接受掃描的病人及兒科病人尤為重要。

{{hket:inline-image name="2018book9996.jpg"}}{{/hket:inline-image}}

{{hket:inline-image name="RED_6849.jpg"}}{{/hket:inline-image}}

香港浸信會醫院

腦神經科顧問醫生

鄭達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