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可以做廣告人

發佈時間: 2018/11/09

任何人都可以做廣告人

曾幾何時,「廣告人」幾乎就是中產的同義詞,但向來自命品味清高,獨愛王家衛厭惡王晶的廣告人,來到這個社交網絡世代,卻被網絡文化主宰的新形態殺個措手不及。

昔日那些會令他們眉頭猛皺的壞品味,這個年頭卻隨時成為網民熱烈吹捧的對象,因為在互聯網世界,人人皆可互動,人人皆可二次創作,讓任何網絡事件隨時一夜爆紅,成為城中熱話。

到底是否能引起話題的就是好廣告?廣告是否夠爆、多like就為之成功?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始終「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廣告夠貼地可以引起共鳴,但廣告只顧貼地卻又可能影響品牌形象,要兩者兼得,很考工夫。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大家很容易會被一些數字蒙蔽,因為表面上的數字,很多時只能反映到量,卻不一定反映到質,就正如多人按了like是否就代表真心like了?真的無從稽考。

這是近年的一個社會現象,網民往往喜歡在惡俗品味中尋找娛樂,有人歸咎於這是挑戰權威的一種文化現象,也有人認為香港人壓力太大、對社會諸多不滿,要找宣洩出口。於是,當消防處「任何仁」成功出位後,不少品牌甚至其他政府單位都爭先恐後出來抽水惡搞,是挖苦也好,是叨光也好,一時間「任何人」都變成了「任何仁」,但幾乎「任何人」都沒再留意甚或是忘記了「任何仁」的初衷是甚麼。

個人覺得這個「任何仁」廣告,站在概念而言本來並無不妥,起碼信息清晰,能夠喚起「任何人」都應該伸出緩手臨危急救的這個公民意識。至於那隻坊間有讚有彈的藍色緊身衣男,純個人意見,我認為只是執行上太粗劣,貼地與否不是藉口,壞品味就是壞品味。事實上,類似的「人物X」執行手法,在日本動漫界甚至是廣告界都出現過,但高手低手一眼可辨。

你可以和我爭拗,能夠做到人人談論就可以算贏,但我們應該心裏有數,大家其實是在恥笑「任何仁」,抑或是在衷心讚美「任何仁」?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Rudi 路迪涼 進擊中的社交媒體廣告人
欄名: 進擊中的So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