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父無犬子

發佈時間: 2018/12/07

虎父無犬子

一直以來大眾都有個印象︰男性把得失成敗看得較重,工作一旦遇到挫折,自我形象也會削弱。原來這種情況還會出現在子女與父母之間的學歷成績比較。英國牛津大學一支團隊曾以來自英國和另外27個歐洲國家逾50,000人為調查對象,發現兒子的教育程度若比父母低,會加劇其心理上的痛苦感覺。

研究人員將教育程度分為三類,分別是等同於大學學位、高中畢業及初中畢業,然後對比父母和子女的受教育程度與心理狀態。

如果以「教育程度與父母持平」的男性為比較基準,那麼自身教育程度最低而父母最高的男性,心理最痛苦的可能性是兩倍多;反過來自身教育程度比父母高出愈多的男性,心理痛苦的可能性只是一半。

所謂的「心理最痛苦人群」佔總人口一成。研究報告的作者指出,學歷低於父母,為男性所帶來的痛苦,跟離婚差不多;但相同影響並沒有出現在女性身上,相信是因為男性更容易把成敗歸納於個人能力或優劣,而不認同很多因素其實不由自己掌控。

「虎父無犬子」這句褒獎說話很中聽,但如果成為父母對子女長久的期望,則可能帶來負擔。父母們想要一個「虎兒」抑或「輕鬆自在兒」呢?至於男士們,亦大可心寬一點,所謂的犬或虎其實很難定義,也未必需要定義。

(本欄逢周三、五刊登)

撰文: 黃思蘅 香港電台第一台《藍地球》,逢周一至周五播出,為聽眾帶來世界不同類別知識。
欄名: 《藍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