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外籍爸爸設計親子遊路綫 走入古村落

發佈時間: 2018/12/12

假日行山有沒有想過邊遊歷、邊加入學習香港史?從事生態導遊工作的荷蘭籍爸爸Wouter,今年為其12歲兒子Jasper設計古迹遊路綫。他的太太是香港人,同是主張孩子要自主學習,故Jasper在出世兩個月,已被父母揹住行山。

Wouter Van Marle謂在荷蘭的童年生活,也喜歡通山跑,故雖然大學讀化學,結果喜歡上研究本地山徑,現時是地質公園認證導賞員;後來有了小朋友,也愛上發掘新奇有趣的親子遊路綫。他謂荷蘭的企業有不同機制,方便父母陪伴孩子。「當父親的選擇較多,社會也鼓勵家庭要多到郊外玩。我向來不想兒子坐在課室學習,會帶他周圍去。」

從行山學本地歷史

12歲的Jasper在出世後兩個月,已被父母揹住行山,踏足過新娘潭、大蛇灣、沙螺洞、大埔滘、印洲塘群島等,並跟爸爸帶團去觀察蝙蝠、螢火蟲。「我最深刻是他4歲時已帶頭行港島的西高山,山徑沒清晰的山路,要自己找路,並要跨過崎嶇的大岩石。當時我只幫他一點點,是他自己攀上去。」

談到挑選行山徑,Wouter說首要注意季節性、難度及有沒有涉及攀爬。「基本上要孩子行山不難,只要大人示範,即使有些山路較沉悶,孩子行得辛苦時會呻悶呻餓,但我常見到,每當路上出現好玩的東西,他們便會回復精力,只要大人不斷鼓勵他去發現,他們便會完成行程。當然,帶小朋友行山,父母最好先了解路上能否配合到興趣。」

Wouter設計的親子遊路綫,多是有山有水及小動物,擁有自然風景的山路,隨着兒子長大,認知力提高,他近年希望探索風味獨特但較難去的古村落,包括位處香港境內最西南區域、70年代漁業盛行的索罟群島,和位處邊界的蓮麻坑村。「蓮麻坑村最近才開放部分路段,但入村要攀斜坡,故要大一點的小朋友及有行山經驗才適合。而索罟群島是六、七十年代越南難民的居住地之一,該地早已被人遺忘,但對於土生土長的港童,我覺得是應該認識這裏,故會跟Jasper找書先了解一下……其實香港有不少具歷史背景的山徑,對孩子也有教育意味,可以增加通識。」

他曾上索罟群島考察難度,雖然島上難民營已拆去,但仍可見當時難民營的遺址及生活足迹。「路很易走,最有趣是可以找到昔日難民用來娛樂用的褪色石桌,難民會為消閒而在水池植樹,甚至有廢棄的噴泉……仍會感受到當時的氣氛,是頗有趣!而途經北索罟群島,會欣賞到極美麗的天然海岸,不過去索罟群島較困難,因目前沒有常規渡輪。」

城市父母過度保護孩子

他強調帶親子團時常感受到城市父母很保護孩子,例如山路少路燈或沒有石屎路,家長會怕安全要求離開。「但若森林太平坦,就不是真實的森林,去郊外不會保證足夠安全,會有很多可能性,走入去便找到答案。家長太保護,會令子女失去冒險精神……當小朋友習慣不喜歡大自然,長大後很難改變。」

認識蓮麻坑村

Wouter推介的蓮麻坑村原本位處北部邊境禁區,保留了不少珍貴歷史建築,最近開放部分路段,市民可以進村。「客家村落約有200幢房屋,包括於1948年在邊境禁區興建的6幢麥景陶碉堡,村內可見昔日用來防盜或野獸來襲的門樓遺迹。其中葉定仕故居約建於1907年,由泰國華僑葉定仕出資興建。葉氏曾協助孫中山革命,因此建屋時仿照孫中山翠亨村的故居興建。」

撰文︰胡麗珊

攝影︰陳智良

部分圖片︰受訪者提供

編輯︰魏雋

美術︰梁政敏

您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