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寒流襲港!感冒哮喘鼻敏感來勢洶洶 中醫醒你7招冬日進補攻略

發佈時間: 2018/12/14

本港近日氣溫顯著下降,寒氣襲人,診所都多了因受寒而感冒、胃痛、腹瀉、哮喘、鼻敏感、痛經及筋脈痙攣疼痛等患者求診。中醫認為,冬季養生的基本原則是要順應體內陽氣的潛藏,以斂陰護陽為根本。想保持身體健康,平日的養生功夫不可少,謹守冬季7大養生原則。

{{hket:inline-image name="f7e39225-5756-4e8b-b78b-31e3ede474cc.jpg"}}{{/hket:inline-image}}

延伸閱讀:5種面色揭示身體疾病 中醫食療補氣養血調理養顏

4大體質進補食療大不同

冬天進補可固本培元,促進體內陽氣的升發,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每個人體質不同,故進補時應分清氣虛、血虛、陰虛、陽虛。以氣虛體質者為例,他們平日容易疲倦、懶言;動則氣喘、常自汗出、面色蒼白、舌淡白、脈虛弱無力等,要進補的話宜選擇人參、高麗參、黃芪及淮山等。

至於血虛體質者,通常面色蒼白無華,容易健忘,又經常失眠、舌淡而脈細,進補的話則應選擇當歸、龍眼肉、大棗、阿膠及桑椹等。而陰虛體質者,多數形體消瘦、情緒易煩躁,而且經常咽乾口乾、手足心熱、少眠,便乾又尿黃、舌紅少苔、脈細數,可以進食燕窩、冬蟲夏草、黃精、枸杞子及桑椹等來進補。

最後則是陽虛體質人士,平素感覺畏寒肢冷、倦怠,小便清長、便溏、舌淡胖,兼脈沉細無力,進補則可選擇如鹿茸、羊肉及核桃等。不過,進補要適度,如有需要可先諮詢中醫師的專業意見,對症下藥。除了按體質進補外,大家亦日常生活上亦應遵守以下原則,冬季自然不再凍冰冰!

{{hket:inline-image name="6584104f-5408-4f94-b614-72bc4f8882e9.jpg"}}{{/hket:inline-image}}

冬季7大養生小貼士

1、在太陽日曬時,適當做戶外運動,感受日光及增強鍛煉。

2、中醫主張冬天多眠一點,「早臥晚起,以待日光」即冬天早些睡、晚點起床。因為早睡可保養人體陽氣,遲起或待日出後起床,能避嚴寒,保養人體陽氣。

3、穿靴戴帽,保暖防寒。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和「寒從足下生」,因此要戴帽和穿保暖透氣的鞋襪保暖。

4、臨睡前用熱水加鹽或薑粉浸腳,除了保暖外更有助入睡。

5、在冬天最寒冷的「三九」天接受天灸療程,敷貼中藥於特定穴位上,以激發經絡、調整氣血、補腎溫陽及宣肺散寒,從而防治疾病。對於過敏性鼻炎、哮喘、胃痛、經痛及關節痛等虛寒性質的病症有良好療效。

6、多關心及提示冬天發病高危人群,例如長者及慢性病患者應注意保暖。寒冷天氣容易引發氣管問題及血管病如中風、心臟病等。

7、忌進食黏滯生冷之物,令脾胃陽氣受損。

{{hket:inline-image name="dr-hui.jpg"}}{{/hket:inline-image}}

許素芳醫師

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註册中醫師、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研究生、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碩士

IG: fongfong_ec

FB: www.facebook.com/huisofong.ec

撰文: 註冊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