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的藍圖

發佈時間: 2019/01/04

智慧城市的藍圖

今天我們所做的決定對將來有着深遠的影響。城市規劃是我們對明天的想像和對下世代一份重要的責任。政府「香港2030+」的規劃遠景與策略指引了香港的未來發展,這規劃對每一個市民都有着深遠的影響,大家應慎重的了解,因為這些規劃可以是給未來一份重要的禮物。

「香港2030+」中的願景是發展香港成為宜居、具競爭力及可持續發展的亞洲國際都會,並提倡可持續發展為總規劃的目標。藍圖中有三大元素︰香港透過智慧、環保及具抗禦力的城市策略,發展為宜居的高密度城市;迎接新的經濟挑戰與機遇;以及創造容量以達至可持續發展。這些目標都是無可置疑的大方向,問題是我們有否知行合一,所做的是否邁向此目標?

香港是全球最高人口密度的城市之一,一個彈丸之地有700多萬的人口,已超越了某些國家的全國人口,例如北歐各國的國家人口只有500多萬。但每個地方也有着不同的處境和挑戰,我們都有不同應對的方法。回顧人類歷史,我們每每就在面對問題時成長。

當我們參訪北歐四國,發現他們的城市發展策略都有以下的共同點︰以應對氣候變化為大前提,鼓勵單車及公共交通;創造綠色居住城市,增加共融充滿生命力的城市,提升城市生活質素;刺激經濟就業率,加強與鄰近及國際的聯繫;提供有質素、可負擔的房屋;優質的城市生活包含人文、娛樂、文化等。

北歐城市規劃特別以人和環境為重,讓市民參與在城市發展及設計的過程中,以確保「城市為人」。當然,北歐國家沒有香港所面對「人多地小」的問題。

特首施政報告的1,700公頃填海是超乎想像的大膽建議,希望藉以一舉解決香港土地不足的問題。最近亦有規劃署前助理署長伍華強先生提出的終極方案,以土地行政手段釋放大量的農地。看來市民要認真地研究、思考和分析,運用大家的智慧,看哪個決定可給我們下世代最好的禮物。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陳翠兒 建築是生命的舞台,在表達和塑造人的價值觀和孕育理想。
欄名: 筆講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