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骨醫戰區救援 無懼槍林彈雨

發佈時間: 2019/01/18

本港醫院對患者來者不拒,惟在充滿戰亂、政局不穩的第三世界國家,得到醫療救護並非理所當然的事。骨科醫生唐頴思(Jennifer),本着人人平等的理念,自小立志成為無國界醫生,去年更裸辭到巴勒斯坦加沙及伊拉克摩蘇爾參與救援工作,即使一度與死神擦肩而過,卻仍然無悔,並感謝家人的體諒,一圓她的夢想。

唐頴思(Jennifer)在公立醫院任職骨科醫生10年,4年前加入無國界醫生行列,去到充滿槍聲、地雷、內戰的國度。問她為何選擇走這條路,她笑言︰「小時候看電視(救援節目)啟發,就這樣成為我的理想。」

她表示,市民到醫院求診絕對不會被拒諸門外,但確實有國家因資源不足、政策或收入低等原因,得不到醫療輔助。她為了圓夢,讀醫時特意選擇骨科,「做無國界醫生有它的條件,骨科是其中一個,專科資歷亦要滿10年經驗,我儲足『彈藥』才出發。」

槍傷個案特多 經驗少需惡補

2015年6月,Jennifer請了2個月假,到阿富汗昆都士駐守。她憶述,當地的地雷無處不在,90%受傷個案是槍傷,其餘10%是刀傷,「在香港沒多少機會接到槍傷患者」,她以「書到用時方恨少」來形容治療槍傷者情況,需不斷看書惡補,又以短訊請教前輩。

她稱最難忘是曾有一名5歲小孩因誤中地雷而需截肢,一般成年人的血色素為11至13gm/dl,但他只有5gm/dl,至少需輸5包血,礙於當地政策及宗教信仰,沒有無條件捐血,女性亦不能單獨出門,「就算母親想捐都捐不到」,結果她與另一名來自意大利的骨科醫生,合力為男童減少流血風險,最後只輸了0.4包血。

離開1個月 營地遭炸釀42死

無國界醫生很多時也是「搵命博」,她完成首次任務回港1個月後,其駐守的營地遭美軍空襲,造成42人死,包括14名無國界醫生員工。Jennifer逃過一劫後,曾兩度駐守巴勒斯坦加沙,及參與伊拉克摩蘇爾救援。她坦言,早於2014年已立遺囑,「在加沙的時候,曾試過24小時不斷有槍聲及偵察機,好似拍緊戰爭片,有一刻真的想過離開。」

她笑言,隨身帶備的「走佬袋」,內有證件、電話、電腦及錢。去年是她最後1年擔任無國界醫生,皆因要回歸現實,「單靠津貼不足以維生,無國界醫生不是神,也是一個人」。理想與麵包之間,Jennifer暫時選擇了麵包,但3年間的經歷,足以讓她一生難忘。

醫學知識要足 管理培訓一腳踢

根據無國界醫生的職位要求,以醫生為例,必須具備醫生執照後2年或以上的醫科實際工作經驗、近期臨床經驗、曾接受熱帶病學或傳染病訓練、管理及監督經驗等,Jennifer解釋,部分為全新營地,醫生需兼任管理及培訓工作,由採購物資、患者分類,以至手術及培訓當地醫護人員等,可謂萬能俠。她建議加入前,必須裝備好自己。

記者︰謝雅寶

編輯:梁偉澄

美術:簡力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