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心臟健康百科:心臟儀器植入治療新進展」

發佈時間: 2019/01/22

生活在緊張、繁忙、壓力又大的香港,容易衍生出不少心臟問題,心律不正就是其中一個較常見而被忽略的問題。事實上,如果心跳每分鐘少於六十下或超出一百下,並連帶心悸、氣喘等症狀,已可能有心律不正的情況,或有需要植入式心臟儀器改善問題。若果忽視處理,有機會引發更嚴重的心臟問題如心臟衰竭,甚至猝死。香港浸信會醫院招顯洸心臟中心主任余卓文醫生指出,用以改善心律不正及心臟衰竭的植入式心臟儀器發展一日千里,手術風險已大大降低,不過不同的植入式心臟儀器作用各異,還需按病人情況來決定。

簡單來說,植入式心臟儀器其實是利用電子脈衝刺激心臟,令心跳回復正常。現時,植入式心臟儀器大至可分為心臟起搏器、心臟除顫器及最新的心臟肌肉收縮調節器三種。

(一)心臟起搏器 改善心律過慢

余醫生指出,出現心跳過慢主要是因為房室結出現故障,訊號不能傳達至心室,令心室收縮得較慢。另外有部分患者可能由於竇房出現停頓或不懂傳導的情況,導致心跳過慢。一般來說,患者可透過植入式心臟起搏器治療心跳過慢引起的心律不正,改善病情同時提升存活率。心臟起搏器主要可分為單線型、雙線型及雙室同步起搏器三個類型。醫生會根據病人的需要,建議病人選擇使用。

單線型起搏器

只有一條電線連接至右心室,適用於只有心室出現問題之病人。

雙線型起搏器

有兩條導線,電線分別連接至右心房和右心室,適用於竇房結和房室結協調出現問題的病人。

雙室同步起搏器

有三條導線,電極分別連接至右心房、右心室和冠狀竇以刺激左心室,為心臟衰竭病人提供心臟同步起搏治療之用。

余醫生不諱言,近年心臟起搏器有著突破性的發展,新一代無導線微型起搏器,體積不但有如子彈般細小,而且不需要接駁電線就可將電流傳至心臟,安全性高。不過要注意現有技術只能做到單線起搏,而且電量有限,不是每位心臟病人也適合使用。

(二)心臟除顫器 改善心律過快

至於心跳過快,即心室出現加速性的持續跳動,甚至心室纖顫的情況,則可透過植入式心臟除顫器來糾正。研究顯示,安裝心臟除顫器後,可有助降低心律不正引發猝死的風險,降低死亡率。

余醫生解釋指,心臟除顫器其實是一個類似起博器的裝置。當偵測到心跳過快或出現危險性跳動時,就會將電擊傳送到心臟,令心臟回復正常心跳。隨著科技進步,心臟除顫器亦不斷推陳出新,由早期體積較大且需要植入腹腔使用的心臟除顫器,發展至後來經靜脈植入右肩皮下、體積較小的除顫器。近年更進一步發展出一種侵入性較低的全皮下心臟除顫器,電線不需再經由靜脈系統植入心臟,避免安裝後出現感染或因閉塞產生的併發症,安全性亦較高。

(三)心臟肌肉收縮調節器 治療心臟衰竭

有些時候心律不正極具危險性,甚至有可能導致心臟衰竭。對於心臟衰竭這類心臟問題嚴重的患者,余醫生指出,可透過手術置入植入式心臟肌肉收縮調節器來提升心臟本身的泵血功能。

當儀器植入心臟,並將電線連接至心室後,儀器就會定時傳遞強力的電流訊號調節心臟肌肉的鈣離子濃度,以加強心肌的收縮力,從而提升心臟本身的泵血功能。研究亦顯示,安裝心臟肌肉收縮調節器後,能幫助改善病人患上心臟衰竭的症狀、減低病人因心臟衰竭而再度入院的風險、及提升其生活質素。

手術風險方面,余醫生表示,植入式心臟起搏器、除顫器及心臟肌肉收縮調節器的手術做法相類似而且簡單,只要透過局部麻醉,在皮膚上開一個細小的傷口,將電線沿靜脈系統連接至心臟,使心臟起搏器、心臟除顫器或心臟肌肉收縮調節器得到連接,再將之安裝在鎖骨皮下便可。手術風險不大,發生嚴重併發症的可能性少於1%,但卻可以幫助增加患者的存活率。

(資料由香港浸信會醫院招顯洸心臟中心主任余卓文醫生提供)

(本健康專題由MSD贊助)

CARD-1240794-0001 12/18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