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80後 開護老社企 聆聽長者所需

發佈時間: 2019/01/23

究竟有甚麼動力,驅使一位年輕人遠赴日本老人院工作?是愛,還是責任?80後岑啟灝4年前放棄香港的工作,隻身赴日攻讀長者福利政策及到老人院實習,去年學成回港並成立社企,冀將日本護老的理念引進,除協助長者洗澡與扶抱,亦可為他們度身訂造多元活動,從心出發理解他們所需,成為這些長者的守護者。

2012年大學畢業後,熱愛日本文化的岑啟灝(Matthew)順利進入日本公司擔任市場銷售員,似乎達到理想,但他在2015年放棄穩定職業赴日修讀長者福利政策。Matthew坦言,關注弱勢的種子早已根深蒂固,因媽媽是小兒麻痹症患者,試過因行動緩慢受盡冷眼,「香港生活節奏快,走路慢一點都會被歧視,但她(媽媽)從不抱怨。」

領會同理心 幫人要設身處地

Matthew踏足社會後參與義工,更讓他反思社會被忽略的一群,及領會何謂同理心,「因為做義工,多了接觸附近執紙皮的長者,會傾聽其心事及買飯盒給他們吃。」惟他發現,有些飯盒卻原封不動,細問下始知對方其實愛吃鳳爪排骨飯,「要幫助他們,並非以自己角度出發,而要設身處地理解他們需要。」

後來,他到京都修讀應用社會學碩士課程,研習長者福祉,更到老人院打工,進一步了解長者需要,「常說日本人長壽,我想了解當中秘訣。」日本的老人院職員一般被稱為照護員,Matthew解釋:「有照亮及守護之意,不僅是為長者提供洗澡及扶抱等較務實的支援,還會顧及長者的心理需要,例如會依據他們的需要而舉辦摺紙及寫揮春班等,活動可以很多元。」

周六《照護人》放映會 助增認識

去年5月Matthew回港後,欲將「照護」理念及所見所聞帶進本港,遂於9月成立社企「鐵樹銀花」,除為社福機構及私營企業提供護理培訓服務及舉辦考察團,亦將於本周六(26日)舉行電影《照護人》放映會,3月則會舉辦講座,讓大眾進一步認識此行業,「我前年在日本看到《照護人》時,覺得終於找到代表這個行業的電影。」他認為護理工作在港仍被視為厭惡性兼吃力不討好,盼藉此讓大眾認識照護工作的深層意義。

鐵樹銀花 喻蘊藏無限可能

社企取名為鐵樹銀花,Matthew解釋箇中意義,「生了鏽的鐵樹,仍能長出美麗的銀花,鐵樹好比長者,蘊藏着無限可能。」萬事起頭難,他憶起成立社企的過程盡是艱辛與感恩,為了爭取《照護人》在港的放映權,他不惜親身赴日本與導演洽談放映細節,又自行為電影進行中文繙譯,猶幸過程中遇到一班同路人,「愈來愈多人幫忙及支持,就像今次的放映計劃,因為有周大福慈善基金及擇善基金會的贊助支持,才能成事。」他又計劃多開1至2場放映會,「希望能舉辦社區放映,讓更多人能看得到。」

記者︰李嘉嘉

編輯:梁偉澄

美術:鄧建威

攝影︰冼偉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