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冬食蘿蔔夏食薑? 中醫陰陽平衡的智慧

發佈時間: 2019/01/24

老一輩長者有一句說話:「冬食蘿蔔 夏食薑」,這句諺語好像很有道理,但細心想想,食物通常都有性冷性暖之分,明明蘿蔔屬寒涼食物,薑屬溫熱食物,那不是應該反著說:「冬天食溫熱的薑,夏天食寒涼的蘿蔔」才對嗎?

蘿蔔寒涼 生薑溫熱

蘿蔔分紅白青,青蘿蔔較寒涼,紅蘿蔔較平性,白蘿蔔能止咳化痰。中大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客座副教授林冠傑表示,中醫角度認為白蘿蔔性涼,有行氣入肺、脾經消滯的功效。白蘿蔔亦含豐富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臟蠕動,有助消化,防治便秘。而且,白蘿蔔水份豐富,少量蘿蔔已有潤燥功效。不過虛寒人不宜進食太多,否則容易脹胃。

另外,林醫師指薑味辛溫,裏裏外外都甚有益處,薑肉辛辣,能醒胃驅寒,當中以老薑驅寒力最大,而紫薑醒胃力則較高,而薑皮有去水作用,將薑磨皮後可用薑皮來洗澡,有驅風去水腫的效果。

冬食蘿蔔夏食薑:因為追求陰陽平衡

有沒有想過為何新年和冬天要食蘿蔔糕?也許是因為冬天是蘿蔔的當造季節吧,不過出身「寒涼」的蘿蔔,卻因為種種優厚成份,令它反而成為冬天必食的蔬菜。

林醫師表示,中醫一直主張陰陽平衡,中國人傳統喜歡冬天進補,餐餐補一補,體內燥火便會自然上升,蘿蔔的潤燥功效此時便起了作用,故此它成為了保護我們冬天不會過份溫燥的良菜。正如為什麼人蔘不能與蘿蔔一同進食一樣,性溫的人蔘與性涼的蘿蔔會產生對沖作用,反而減低了人蔘的價值。

夏天出汗多,飲水亦多,加上飲食偏向寒涼,如雪糕、凍飲等等,很容易導致脾胃虛寒,令脾臟變得較濕熱,而因為薑的醒胃、驅風、散寒功用,薑能減少這些寒涼食物對腸胃的負擔。不過林醫師提醒夏天食薑也要適量,因為薑多會令身體發汗,出汗太多導致陽氣外洩,有損健康。

{{hket:inline-image name="EC_LamKoonKit_Resize.jpg"}}{{/hket:inline-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