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心臟健康百科:做完通波仔手術 就等如一勞永逸?」

發佈時間: 2019/02/12

冠心病是香港常見的心臟疾病,佔心臟病的死亡率約七成,而通波仔便是其中一種普遍用以治療冠心病的方法。不過,香港浸信會醫院招顯洸心臟中心主任余卓文醫生指出,很多人誤以為做完通波仔手術後便無後顧之憂,不按指示食藥,又不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血管再度栓塞,須再做通波仔手術補救,情況值得留意。

血管收窄至7成 要考慮進行通波仔手術

「通波仔」是冠狀動脈介入手術的俗稱。在手術過程中,醫生會把導管經手腕或大腿動脈引導致心臟血管狹窄的位置,然後放入球囊及支架,撐開已收窄的血管,令血液可以順利流動。手術後,醫生會把球囊連同導管取出體外,而帶有藥物的支架則留在血管內繼續支撐血管內壁。余醫生重申,冠心病患者是否需要進行通波仔手術,需視乎病人血管的收窄程度及其徵狀而決定。一般而言,如果病人血管收窄至70%或以上,便有考慮進行通波仔手術的必要。「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通波仔手術所用的心臟支架已發展出三種主要的支架類型,分別為最傳統的裸金屬支架、藥物塗層支架,及最新的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支架。醫生主要根據患者的血管收窄程度及其健康狀況,選擇合適的支架進行通波仔手術。」

手術後配合藥物治療兼嚴控三高 減復發風險

病人完成通波仔手術後,別以為等同於一勞永逸。事實上,手術後的血管保養才是護心關鍵。余醫生指出,由於通波仔手術需要在血管內植入支架,所以手術後需要按醫生指示服食雙重抗凝血小板藥物,以防支架周邊形成血塊。服藥時間的長短會因應支架的種類而有所不同,若自行停藥有機會增加血栓風險。

另外,病人亦需同時嚴控三高,即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膽固醇。余醫生不諱言,臨床上,很多需要再通波仔的病人都是因沒有好好控制三高所致,特別是膽固醇控制得不夠妥當的病人,血管有機會因膽固醇再次積聚而收窄或栓塞。「一般而言,患心血管疾病及曾接受通波仔的患者,他們的壞膽固醇目標應調低至1.8mmol/L或以下水平。患者除了要嚴控飲食及多運動外,還要按照醫生指示定時服食降膽固醇藥物,如他汀類藥物及膽固醇吸收抑制劑等,以減低血液內壞膽固醇的含量。」

最後,余醫生提醒大家,通波仔手術只是治療的開始,並不是終結,只要遵從醫生的指示一起保護心臟,就可有效減低復發風險。

(資料由香港浸信會醫院招顯洸心臟中心主任余卓文醫生提供)

(本健康專題由MSD贊助)

CARD-1240795-0001 12/18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