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

發佈時間: 2019/02/13

知識產權

中美貿易談判,雙方在2018年12月同意延遲90日再談。中國希望用時間換空間,取得美國的善意回應。其中一項措施,就是對知識產權作出實質的保護。

最典型的措施是︰38個部門一起對失信和侵權的人和企業進行嚴厲和實質懲處,包括不准這些人士成為公務員,或進入國家事業單位工作;限制他們購買不動產及國有企業的產權;在指定範圍內限制他們旅遊、消費,包括坐飛機、火車等。更厲害的是,將他們失信或侵權的資料交給有關企業參考,令他們不能經商甚至炒股。

中國作出嚴厲的懲罰措施,有三大原因。一是中國必須回應美國的要求,否則將會面臨更大的制裁;二是中國的企業亦受到侵權的影響,令不少企業在研發高新科技方面望而卻步。如果知識產權的問題搞不好,民營企業研發新科技的積極性亦會大大減弱,屆時將影響中國整體的科技創新。三是美國極有可能借題發揮,將知識產權的爭論擴大至其他領域,例如限制中國科研人才到美國交流。這一點更可能影響到香港,事關中央早前讓香港的科技人才,在香港進行的研究成果可以納入為國家項目,如果美國強行將這些在香港進行的科研項目,與內地的侵權行為扯在一起,自然會影響中央和香港的部署。

所以業內人士均認為,中國今次是「動真格」的,既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又順水推舟。所以,各方都歡迎中國這些措施,而且有信心可以達到預期效果。

(本欄逢周三、五刊登)

撰文: 劉銳紹 香港電台第一台《藍地球》,逢周一至周五播出,為聽眾帶來世界不同類別知識。
欄名: 《藍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