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心臟健康百科:糖尿病增併發冠心病風險 及早控糖護心」

發佈時間: 2019/02/19

冠心病可說是香港的隱形殺手,好多病人直至病發前都可以毫無徵兆,死亡率甚高,當中糖尿病更加是誘發冠心病的藥引。據研究顯示,糖尿病誘發冠心病的風險較一般人高出差不多三倍,而需要進行「通波仔」手術的病人更有不少是糖尿病患者,情況不容忽視。香港浸信會醫院心臟科顧問醫生黃民樂醫生提醒患者,糖尿病如管理不善,有機會引發多種心血管疾病,增加死亡風險,所以糖尿病者必須提高警覺,盡早開始「控糖」及「護心」,以免引發致命危機。

體內血糖過高 加促粥樣斑塊病變

究竟糖尿病為何會增加併發冠心病的風險?黃醫生解釋指,冠心病的出現是由於冠狀動脈積聚膽固醇及脂肪,形成粥樣斑塊,令血管變得狹窄,甚至閉塞,導致血流不順從而引發心肌缺氧問題。如果病人患有糖尿病,身體長期處於高血糖水平,就會令血管內皮細胞受損。受損細胞在自我修復的過程中,會加促粥樣斑塊病變的情況,導致血管收窄及閉塞,誘發冠心病的出現。與此同時,體內血糖過高,亦會損害血管的擴張能力,以及增加血管炎症的風險,有機會令慢性心臟病變成急性心臟病,引發致命危機。據研究顯示,若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素(HbA1c)每增加1%,心血管病變的風險就會相應增加18%。另外,大部分患者誤以為糖尿病是慢性疾病,無即時危機,忽略其嚴重性及其他潛在血管病變風險因素,疏於防範自然增加併發嚴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控糖目標按情況而定 以防低血糖症出現

黃醫生表示,雖然糖尿病無法完全根治,但若血糖控制得好,可有效減低併發冠心病的機會。「根據最新國際指引,同時患有糖尿病及冠心病的患者,壞膽固醇的理想指標需低於1.8mmol/L,而糖化血紅素最好低於6.5%的水平。不過要注意的是,糖化血紅素的理想數字只是一個參考,需因應個別病人的實際情況而定。因為血糖控制得太緊,有時反而會弄巧成拙,有機會令病人出現低血糖症狀如心跳加速、手震、心悸,甚至休克。特別是年紀較大的長者,由於他們的生理反射反應較慢,就算出現低血糖症也可以毫無症狀;很多時甚至乎要病人陷入低血糖昏迷才知出事,因此飲食控制不宜過嚴。」

用藥需同時兼顧 心血管疾病風險

黃醫生解釋指,要將糖化血紅素降至理想水平以減低冠心病併發風險,除了注重調節飲食、按醫生吩咐戒口及多做運動外,最有效的方法都是用藥物控制。一般來說,醫生都會首先處方Metformin(二甲雙胍)作為第一線藥物,它能有效抑制肝臟釋放過量糖分同時增加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以減低血糖水平。不過有部分病人,特別是腎功能較差的長者,服用後有機會出現作嘔作悶、腸胃不適等副作用。而且若劑量過高的話,降糖效果亦不太理想,醫生會因應情況加入其他二線降糖藥物配合使用。

當中,DPP-4抑制劑是目前其中一種比較常用的二線降糖藥物。它可以有效降低腸降糖素的分解,並且延長其活性。當血糖高的時候更可增加胰島素的功能,服用後亦較少出現體重上升、水腫及低血糖症狀。大型臨床研究更證實服用DPP-4抑制劑後,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故較適合同時患有冠心病的患者。黃醫生指出,除了口服降糖藥物外,醫生也會因應患者的情況處方胰島素針,再配以口服藥物調節,達致最佳治療效果。

混合藥物提高依從性 提升治療效果

黃醫生指出除了藥效及副作用外,服藥的依從性對控制病情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患者服用的藥物數量太多,有機會出現漏服或不能定時服藥的情況,就會大大影響控糖效果,長遠亦會增加併發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幸好,近年混合式降血糖藥物的面世,可以減低患者服用的藥物數量,對於同時患有冠心病及糖尿病、需要服用多種藥物的病人來說,方便之餘亦有效增加患者對藥物的依從性,長遠來說對控制病情也起了正面影響。最後,黃醫生重申治療的過程中,患者和醫生要多作溝通,才可因應患者的身體狀況及反應制訂出一個最合適的治療方案,讓患者與糖尿病和平共處。

(資料由香港浸信會醫院心臟科顧問醫生黃民樂醫生提供)

(本健康專題由MSD贊助)

DIAB-1237434-0001 06/18

(資訊)